(一)直接向法院起诉和经过行政复议以后向法院起诉被告的确定 。
⑴直接起诉的行政讼讼案件的被告的确定 。直接起诉的行政讼讼案件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
⑵经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案件被告的确定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

文章插图
(二)共同行政行为中被告的确定 。
当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作出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时,它们是共同被告 。
(三)行政授权关系中被告的确定 。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
(四)行政委托关系中被告的确定 。
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
(五)行政机关被撤销后被告的确定 。
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
【法律依据】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
- 行政诉讼和解后怎么处理
- 被告对予司法鉴定不认可怎么办
- 政府不履行合同的行政诉讼程序
- 离婚案件被告不到庭会怎么样
- 对商品归类担保不服能提起海关行政诉讼吗
-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的偿还责任主体如何认定
- 二审法院审理行政上诉案件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 行政诉讼中
- 劳动合同主体哪些情况下可以变更呢
- 行政诉讼是否存在虚假诉讼
- 天猫主体变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