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脑工具 我的电脑 工具( 二 )


“我已经有40万字的库存量了 。”
电脑可以非常简便地查阅我打了多少字 。
我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学会电脑 。如果我早一点有电脑 , 那次会议我就不会那样狼狈;我投稿的论文就不用来回抄写;到今天我的文字输入量肯定超过百万了 。
价值 , 只有自己去认识 。好的东西 , 先进的东西 , 虽然贵 , 但肯定有它的价值 。
我渴望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
对电脑的认识过程 , 时间很短 , 却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此 , 我认识到:爱 , 是从接触中产生的 。越是需要她 , 爱得越深 。
经历过286、386之后 , 电脑的发展突飞猛进 。486、586就像疯了似的飞入万户千家 。同时 , 大量的电脑软件随街可见 。电脑的性能、功能一下子令人眼花缭乱 。硬盘1G、内存32兆、主频66兆等等都达到从未听说过的指标 。如此快的发展速度 , 也导致了同样快的淘汰速度 。越是快的变化越难决策 。一台电脑 , 几乎是1万元才能正常使用 。这一万元 , 还不包括打印机 。我的工资有限 。从6元到7元再到8元、10元 , 之后是53元 。到1990年的时候 , 我们的工资也只有800多元 。收录机、洗衣机、彩电、冰箱、特别是那台最贵又最没用的录像机 , 已经把我们的积蓄花得所剩无几了 。现在又要花上万元买电脑 。假如这台电脑能挣钱 , 具有直接的商业价值 , 我相信 , 不少人借钱也会买 。但是 , 录像机的使用价值教会了许多消费者 , 那是一件最无价值的家用电器 。电脑 , 对一个低收入的家庭来说 , 在当时并不是必需的 , 甚至有许多家长认为 , 电脑的真正作用就是玩电子游戏 。
“许多人家也没买 , 等等再说吧 。”
Windows的出现 , 以极快的速度淘汰了四通 。15700多元一台的四通打字机 , 再也卖不起“打字还是四通好”的广告了 。
1997年夏天 , 笔记本电脑开始竞争 。联想昭阳5200型笔记本电脑以9998元一台的价格抢市 。被民族工业所感动 , 另配16兆内存条一块 , 以10328元的价钱购置了我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
从此 , 我的办公桌上多了这台特别显眼的家伙 。其实 , 只有电脑是不够的 。要把电脑用起来 , 它们必须配套 。打印机是不可缺少的配套品之一 。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 , 我到电脑二手市场挑选了自认是超值的喷墨彩色打印机 。EPSON400 , 每台卖400元 。就这样 , 电脑基本配套了 。我可以从键盘输入自己的思想 , 之后 , 可以从打印机里 , 获得体现我思想输出的白纸黑字了 。


我用电脑绘制的第一张电原理图
人 , 一旦掌握了最基本的东西以后 , 欲望自然增高 。如果电脑能画电子线路图就好了 , 我那些电路图就可以和笔记融为一体;我的《航行雷达技术手册》就可以成为印刷体了;我的毕业论文、我曾经发表的文章就可以打印成集了……
我迫切需要电脑绘图的功能 。因为一旦掌握这项功能 , 我笔记本里的电路图就可以输入电脑 , 我笔记本里的资料就可以存放在小小的硬盘里 , 在需要的时候 , 可以将它们打印出来或是复制出去 。为了满足急需 , 我走遍了广州的书店 , 为了买到电子绘图软件 , 我踏遍了电脑城的每个角落 。经过前后将近一年的时间 , 最终在身边的工程技术人员那里找到了线索 。马不停蹄、一鼓作气 , 我购到了《Protel98操作使用手册》这本书 。连续5天 , 日以继夜、废寝忘食 , 我终于学会了电脑绘图 。我沉浸在电脑绘图的游戏中 , 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欢乐 。可能因为过度劳作 , 又加上年纪渐大 , 我患上了带状泡疹 。打完吊针 , 我又继续妙趣无穷的绘图实践 。以下这段文字是我自学绘图软件5天后的总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