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怎么防治 玉米褐斑病防治方法

【玉米褐斑病怎么防治 玉米褐斑病防治方法】
玉米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非常广泛的种植面积 。玉米的种植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种植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而病虫害就是最常见的问题,其中便包括褐斑病 。那玉米褐斑病有什么发病症状呢?又该怎么去防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发病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是危害玉米的叶片、叶鞘等部位,一般在叶片与叶鞘的交界处病斑分布最多 。发病前期,以斑点形式存在,颜色一般为黄褐或者是红褐色,病部会出现隆起状 。斑点会逐渐聚集再一次,在叶片上出现大病斑,甚至整叶受害 。叶鞘上的斑点较大,在后期,病斑处会出现裂开 。叶细胞坏死,散发出褐色的粉末,这边为病菌的孢子囊 。然后局部开始散裂,叶脉与维管束以丝状存在 。

玉米褐斑病怎么防治 玉米褐斑病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2、发病规律
褐斑病的病菌会以孢子的形态在园内进行休眠越冬 。然后第二年通过气流进行传播,在环境适宜后,会产生大量的孢子 。孢子会在叶面上活动,然后形成侵染丝,导致玉米的嫩组织受害 。在7、8月等夏季高温环境的时候,伴随着下雨的话,是最利于褐斑病发病的 。如果土壤肥力不足、叶片黄化的话,发病几率较大 。相反肥力高、玉米植株健壮,发病轻,甚至是不发病 。
3、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在玉米采收之后要做好清园工作,将土壤深翻,然后施入充足的基肥 。在玉米长出4片左右真叶时追施一次苗肥,肥料以尿素或者复合肥为主,一般一亩施入30斤左右,要控制好氮磷钾等肥力的比例 。然后要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不得进行连作,至少保持3年以上的轮作 。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好追肥、中耕除草等基础管理工作,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最后要控制好种植密度,提高田间的通透性 。
药剂防治
褐斑病要以预防为主,在4片真叶的时候 。每亩适当喷洒粉锈宁、戊唑醇等叶面肥,能够有效的降低褐斑病发病 。在发病前期的时候,同样也要使用粉锈宁对茎叶进行喷洒 。可在药剂中添加适量的叶面肥,例如磷酸二氢钾等 。结合速效肥一起施用,能够有效的抑制病菌传播,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 。然后要适当喷洒杀菌剂两次左右,一周左右一次 。在喷药后6小时内如果下雨的话,那么还要补喷一次 。
以上就是玉米褐斑病防治方法的简单介绍了 。玉米的病害远远不止这一种,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