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


孔雀鱼得针尾病可能是水质恶化引起的 。此时,应将鱼缸内的水全部换掉,并用土霉素药片进行治疗 。也可能是因为饲养密度过大 。此时,应该分缸喂养,降低密度,再将鱼儿放到高锰酸钾溶液中喂养 。还有可能是因为鱼缸内的硝化细菌太多,吸附在上面的病菌感染了鱼儿 。此时,应洗刷鱼缸,再用加呋喃唑酮溶液浸洗 。
一、水质恶化
1.原因:长时间不换水,或饵料残留在水中都会导致水质恶化 。水质较差时,会滋生许多细菌 。细菌附着在鱼儿身上会导致它们生病 。

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2.处理方法:此时鱼缸内的水已经被污染了,所以要全部换水 。向新水中加盐杀菌消毒,并投入1~2片土霉素药片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每天都要重新换水,再加入药片 。持续一个星期左右,鱼儿就能慢慢好转了 。
二、饲养密度过大
1.原因:鱼儿数量太多,导致鱼缸的饲养密度过大 。它们生存空间狭小,没有足够的氧气呼吸 。长期挤在一起,很容易患上针尾病 。
2.处理方法:先将它们分缸,然后升高鱼缸内的温度,并向其中打氧 。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水变为淡红色即可,再将鱼儿放入其中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不会太严重 。只要做好消毒工作,调整到合适的养殖密度即可 。
三、硝化细菌过多
1.原因:鱼缸壁上的硝化细菌太多,病菌会粘附在上面 。因为孔雀鱼喜欢在鱼缸底部睡觉,很容易接触到病菌,被它感染后会导致患病 。
2.处理方法:先将鱼儿捞出来,然后洗刷鱼缸壁 。将硝化细菌以及附在上面的病菌全部清理掉后,将鱼儿放到加呋喃唑酮溶液或是青霉素溶液中浸洗 。注意,鱼缸内有适量硝化细菌是有益的,但数量不能太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