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牛是什么风俗呢开耕 打春牛是什么习俗

【打春牛是什么风俗呢开耕 打春牛是什么习俗】
立春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习俗,那就是打春牛 。打春牛从很久以前就有了,这个春牛并不是真正的牛,而是用桑木做成牛的样子,然后用彩鞭抽打 。寓意着在新的一年中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有很好的丰收 。
什么是打春牛
立春时节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又称为鞭春 。民俗,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 。“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 。身高4尺,长8尺,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 。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祭祀、然后用彩鞭抽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 。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解放前后又出现了“打春牛”的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边耕边舞,或游于乡间,或演出于舞台,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

打春牛是什么风俗呢开耕 打春牛是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打春牛的由来
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都很重视农业,到周朝的时候,务农的事被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一次迎春的仪式 。农为百业之本,春为一岁之首,这“迎春”的仪式,当然要隆重了 。立春的前一天,各地的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 。焚香叩头之外,还要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抽打土牛,这土牛被称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
打春牛的习俗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 。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 。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 。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 。尔后由县执事亲手扶犁执抽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 。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 。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