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洽卿故居 黄瑞鳌故居风水



虞洽卿故居 黄瑞鳌故居风水

文章插图
黄瑞鳌画像
黄瑞鳌(1694-1768年),字玉山,号柱峰,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舒城房人 。
黄瑞鳌出生于奕代累官世家 。据清道光《惠安县续志?人物志?孝友》载:黄瑞鳌父亲黄国器(名宦黄文惠之孙),向来好行侠义之事;有个遭到灾难的人夜晚来敲门,投进百两金子请求他帮忙排解 。黄国器帮他解除了灾厄后,却将金子退还给他,毫文未取,故乡里之人称赞他是个厚道的长者 。以子瑞鳌贵,赠文林郎 。黄瑞鳌从小受名塾师精心教育 。青年时期的他学识宏博,文章出类拔萃;他乐善好施,常救济有才学穷孩子与他同读,并资助他们赴考登科入仕,因而被时人誉为“才德兼备占鳌头”之人 。
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黄瑞鳌参加乡试,高中黄焕彰榜举人 。47岁的黄瑞鳌到江南庐州府舒城县任知县(兼代庐江、桐城、霍山知县),任职期间,他兴学振作人文,发动百姓改良土壤,平整土地、修渠开河、筑堰造坝,发展多种经济,使当地百姓过上了早涝保收温饱不愁的生活 。
【虞洽卿故居 黄瑞鳌故居风水】乾隆六年(1741年),黄瑞鳌被分校江南辛酉科任同考官,参与评卷录取举人工作,他录取黄宽(江苏武进人)等名士 。黄宽随后又考取进土 。第三场策问明三大案、三小案,主考官李巨来(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人)赞赏的一试卷,开卷之后,才发现也是黄瑞鳌所取的张升的试卷 。
乾隆十四年(1749年),黄瑞鳌退休在家期间,潜心编纂《前黄族谱》(1-24世),为前黄村黄姓的渊源繁衍等提供详尽翔实的珍贵资料,可惜该谱于“文革”期间失落,实乃一大憾事!黄瑞鳌著有《柱峰稿》,流行于世,但今已散逸 。现存有《任学坡骈体文序》载于《螺阳文献?卷五》,《周瑜城记》载于《螺阳文献?卷六》,《文林郎陵水知县许梅麓先生墓表》载于《螺阳文献?卷十》,《文翁庄记》载于《续修舒城县志?卷四十九》,《与门人汪子辈辩证学俗学》载于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四十九),《重建朝阳楼碑记》载于《崇武城所志?碑记》 。
虞洽卿故居 黄瑞鳌故居风水

文章插图
故居天井
虞洽卿故居 黄瑞鳌故居风水

文章插图
故居建筑构件
黄瑞鳌故居位于前黄村东北部,始建于请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东北朝西南 。为二进五开间带东面护驾,硬山式屋顶,燕尾翘脊 。整座大厝面阔24.76米,进深21.56米,前面大砖埕与大厝同阔,进深5.38米,建筑面积533平方米,占地面积667平方米 。
大厝山墙以块石砌筑,鸟踏至规尾红砖砌筑 。镜面墙底部均以雕刻卷草纹的花岗岩须弥座,高0.23米,上面以素平花岗岩石板为墙裙,高0.60米 。墙裙以上墙体用烟炙红砖砌筑,镜面墙上置有四个方形白色石棂窗 。砖埕两踏步是塌寿,正中设木框大门,塌寿对看堵、牌楼面、角牌各有一块高1.08米,阔0.39米竖立石板,石板上部墙体均为红砖封面 。整体看起来红白相间,分外显眼 。进入大门,下厅两侧为下厅房与角间 。天井两旁是榉头间及廊道,天井有两列石花架,一石花盆底座别具一格 。经过天井走上顶厅,穿斗抬梁式木结构,厅墙多为木板壁及茅杆抹灰而成 。厅堂两侧门直通后轩,福堂为木质结构,上方悬挂“举人”“明经”“岁贡”红底金字匾额 。砖埕前左右侧竖立两座“旗杆碣”,“文革”时被毁 。
黄瑞鳌故居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屡经修茸,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还保存完好 。后因“公社化”“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和长期风雨侵蚀,大厅及后轩已面临倒塌的危险,亟待抢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