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竟然坐出产后风湿


产后风湿是什么
产后风湿,亦称“产后身痛”、“产后痹”,是以产后,特别是产褥期高发,多由于感受风、寒、湿等致病邪气,以全身多处肌肉、关节怕冷、怕风、疼痛、酸胀、沉重、麻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因为本病多在产后一月内高发,故老百姓常称之为“月子病”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可追述到唐代,如《经效产宝》中记载:“产后中风,身体疼痛,四肢弱不遂 。”对于其发病原因,《太平圣惠方?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中记载:“夫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者,是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日月冷气初客于皮肤经络,则令人顽痹不仁,羸乏少气 。风气入于经络,夹寒则挛急也 。”我们知道产妇妊娠十月,身体内大量的气血均下注子宫滋养胎儿,此时人体四肢关节、肌肉等处的气血处于不足或者空虚状态,得不到足够的滋养 。当一朝分娩时,产妇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再加上产道出血,产妇体内气血更加耗伤,机体抵抗力极弱 。此时一旦过分劳累、贪凉饮冷、睡卧吹风、居住之地阴冷或潮湿,或贪恋空调、风扇,或过早与丈夫同房等,风、寒、湿等致病邪气乘虚而入,停留在关节、肌肉的皮肤、经络、筋脉等处,阻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故可出现肌肉、关节怕冷、怕风、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
产后风湿和普通风湿的区别

坐月子竟然坐出产后风湿

文章插图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
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但是一般不会造成畸形,比类风湿预后好 。类风湿一般早上有关节僵硬,容易导致畸形,关节变形
产后风湿怎么调理
1.充分休息:应注意充分的休息,不宜做过多的家务劳动,特别要注意减少手指和手腕的负担,例如,给孩子洗澡时夫妻应配合,避免由产妇一个人经常一手托头一手洗 。洗尿布时一定要用温水,避免寒冷的刺激 。
2.避免受凉:产妇在产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风或是喝凉水,饮食方面也不能吃凉或刺激性的食物 。
3.服用产后补药:中药中的产后补药对补充产妇气血、帮助产后快速恢复、预防产后病效果显著,但必须在恶露排净的产后3周后服用 。恶露全部排出之前服用补药反而会诱发产后风 。要治疗产后风,可以煎服具有补充体力之功效的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之类的药材 。
4.接受中医治疗:产后风应当及早治疗,否则非常难治 。治疗产后风一般用中药,如(健骨月子方),如果出现骨节发冷、关节刺痛等产后风症状时,建议立即去中医院接受必要的治疗 。产后痛一般配合中药和针灸等方法治疗,应该坚持治疗1年以上 。
远离产后风湿方法
首先,新妈妈不可以因为是夏天的关系,就忽略保暖的问题 。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产后新妈妈都会出很多汗,这个时候新妈妈切忌被风直吹,尤其是空调的冷风 。最好穿上纯棉布料宽松的衣服,自然降温;尤其是晚上,新妈妈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夜里气温降低以后不小心受凉 。
其二,要注意调理身体 。产后新妈妈的身体处于虚弱状态,这时候,新妈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温和血压变化,注意防御产后风湿 。还要有充分的休息和营养,新妈妈在分娩的时候消耗了很多体力,因此,在产后最好卧床休息24小时,保证产后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再下床活动 。在活动的时候,避免用力过大,不要过度疲劳,坐月子期间不要从事任何体力劳动 。新妈妈在生产之前的“待遇”是特别好的,但千万不要忽视产后的继续补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