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到底要做什么?周源抛出了一个“获得感”的概念 , 认为这是内容行业发展的公约数 , 也是共同方向 。
文章图片
知乎创始人周源
但在这个概念之上 , 可以看到B站、小红书、微博的影子 , 而知乎“本身” , 似乎正在被弱化 。
02 盈利难题
定位的随波逐流 , 与知乎商业化的进程息息相关 。
知乎的商业化开始于2016年 , 其成立的第6年 。 早期的知乎还表现得十分不以为然 , 周源曾如此说道:“很多人老是问我们怎么商业化 , 我很烦 。 于是我就带着一个团队做了一个商业化的东西 , 不就赚钱嘛?”
但当知乎真正开始商业化 , “赚钱”却是知乎一直都未能解决的最大难题 。
目前 , 知乎的营收由三个板块支撑:付费会员、线上广告以及商业内容解决方案 。
付费会员最早发展于2016年 , 这一年正是“知识付费”的风口 , 知乎趁风推出了“值乎” , 还上线了实时问答产品“知乎Live” 。 但由于运营成本太高 , “值乎”没过多久就草草下线 。
而后 , 知乎又陆续推出多款知识付费的产品 , 例如电子书、杂志、私家课、小说等 。 在2019年3月 , 知乎将知识付费板块的内容整体升级 , 推出了新的会员体系——“盐选会员” , 而这一块也就成为了知乎营收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2020年 , 知乎付费会员收入为3.2亿元 , 同比增长264%;在最新一次季报披露中 , 2021Q3 , 付费会员业务的营收达到了1.783亿元 , 同比增长95.8% 。
在线上广告方面 , 知乎同样是在2016年开始上线信息流广告 , 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开屏广告、应用内条幅广告以及信息流广告等多种形式 。
在2020年初 , 知乎又开始发力“商业内容解决方案”业务 。
所谓的“商业内容解决方案” , 即帮助品牌方、广告主对接优秀的创作者 , 邀请创作者回答某些制定问题 , 或者是撰写文章 , 类似于问答形式的软广 。 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在“首页推荐”、“回答推荐”、“搜索场景”等曝光 , 并附赠商品的链接等 。
文章图片
知乎上一则以“问答”形式出现的软广
到当前 , 商业内容解决方案已经成为知乎业绩的增长点 。 据其财报 , 在2021年第三季度 , 知乎广告业务收入3.211亿元 , 同比增长38.9%;商业内容解决方案收入2.784亿 , 同比暴涨511.9% 。
虽然营收有巨幅的增长 , 但知乎并没有实现盈利 , 亏损仍在加剧 。 今年前三季度中 , 知乎的净亏损额分别为3.25亿元、3.21亿元、2.7亿元 , 亏损分别同比扩大61.3%、176.5%、145.2% 。 而亏损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 表示是其营销费用的激增 。
此外 , 知乎当前的MAU首次过亿 , 达到了新高 。 但知乎的用户商业价值仍较低 。 一方面是知乎的单个用户付费的意愿不高 。
在2020年 , 知乎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人数约为6850万 , 全年取得营业收入13.52亿元 , 单个用户贡献的平均营收为19.7元;而B站、快手分别为59.4元、109元 。 在今年第三季度 , 知乎用户平均贡献营收为8.14元;B站为19.51元 , 快手为35.76元 。 仍然有较大差距 。
另一方面 , 知乎的单用户广告贡献值也在下降 。 以第三季度广告收入3.211亿元计算 , 知乎用户的贡献为3.17元/人/季度 。 而在2020年同期该数字为3.21元/人/季度 。
而这也让许多品牌方不会将知乎当做主要广告投放平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