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刚打开App就被索取一系列授权 , 明确拒绝后仍频繁弹窗甚至不让用;隐私政策内容错漏百出、难以读懂;想按照App隐私政策里提供的途径下载自己的个人信息副本 , 客服却说不知道那是什么……以上种种情况 , 你是否也遇到过却又无力解决?
12月17日 , 南方都市报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2021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 。 南都个人信息保护课题组在会上发布《个人信息安全年度报告(2021)》(下称“报告”) , 从App隐私政策、权限获取、可携权以及应用商店审核机制四个方面披露了150款App和10家应用商店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现状 。
没有一款透明度高 , 仅5款披露非SDK第三方
今年报告选取十大行业共计150款App作为测评样本 , 其中每个行业头、中、尾各五款 。 隐私政策透明度越高 , 代表其关于企业如何收集、使用、存储和保护个人信息的描述越清晰和全面 。
【App超频率调用权限情况严重 仅一成承诺提供个人信息转移服务】测评结果显示 , “知乎”“叮当快药”以89分位居第一 , “快手”“携程旅行”以两分之差并列第二 。 透明度达到中等及较高水平的App占比高达82% , 得分“不及格”的App共有27款 , 各行业平均分相差不大 。
值得注意的是 , 透明度高的App数量为零 。 报告分析认为 , 这是由于大多数App尚未落实个保法中的创新性规定 , 失分较多 。 比如只有40款App提供了专门的未成年人隐私政策 , 不到10款App提及死者权利 。
11月 , 工信部发布通知 , 要求相关互联网企业于12月底前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和“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清单” 。 测评发现 , 150款App中有135款都列出了嵌入的第三方SDK(软件开发工具包) , 并告知其名称、处理目的、个人信息类型和链接 。
然而 , 报告指出 , 第三方SDK并不是App共享用户个人信息的唯一对象 , 还包括广告主及其代理商、关联公司、授权合作伙伴等 。 但只有“知乎”“唯品会”等五款App披露了承运商、支付、广告商、媒体等第三方的部分信息 。
尽管隐私政策告知不清晰、抄袭、头尾部App得分差距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 今年150款App的隐私政策透明度平均分仍达到了70.1分 , 在测评标准更加严格的情况下 , 几乎与2019年持平 。 这意味着 , App的隐私政策透明度有了明显提升 。
拒绝十次还弹窗 , 五分钟内读定位超两千次
今年3月印发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下称《规定》)为39类App划定了满足基本功能服务所需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 。 报告以《规定》为标准 , 对十大行业的150款App进行了权限获取合规度测评 。
测评结果显示 , 只有“新氧医美”“360借条”“学而思网校”三款App得分高于90分 , 整体平均分仅有57.9分 。 其中近半App得分集中在60-70分 , 不及格的App则有60款 , 占比40% 。
从具体情况看 , 150款被测App中有89款都在用户首次使用App时弹窗申请了非必要权限 , 涉及电话、定位、存储、通讯录、相机、麦克风等 , 其中不乏“钉钉”“美柚”等头部App 。
此外 , 不少App需要用户多次拒绝权限申请后才能正常使用 。 比如“优健康”“高途课堂”等30款App在用户明确拒绝某权限后 , 仍然频繁弹窗申请 , 尤其存储权限被重复申请的次数最多 。
如首次打开“粉象生活” , 用户需连续拒绝11次存储权限弹窗 , 其中有两次是选择了“拒绝且不再询问”后仍再次弹窗 。 报告认为 , App连续多次弹窗申请同一权限的做法是一种“变相强制” , 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明示同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