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北京时间12月18日晚 , 在华盛顿举办的第79届世界科幻大会上 , 经获得投票权的科幻迷投票 , 成都胜出 , 由此获得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举办权 。 成都也因此将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 。
文章图片
“形成合力 , 面向国内外给出一个中国科幻“破圈”发展的范本”
成都市科幻协会副会长、成都申幻委员会申幻助力大使、现在川大工作的科幻博士姜振宇 , 接受封面新闻采访人员采访说:“成都申幻成功是在情理之中 。 从大的角度来说 , 一方面确实是中国百年来科幻文化的历史积累终于到了一个爆发点 , 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 , 这个和中国科技经济文化的整体进步是遥相呼应的 。 从小的方面来看 , 也是近年来中国特别是成都科幻人的长久坚持和全方位努力 。 过去四五十年间川渝地区历代科幻作者、科幻从业者培养的科幻迷逐渐成长起来 , 无论是高校、企事业单位、各类协会中 , 都有大量科幻迷、科幻读者的存在 。 所以这次申办成功不仅仅是前期科幻世界、八光分等 , 后来成都商报 , 还有成都市科幻协会、省市两级科协一小群人的努力;而且也是从实质上受到了成都这个城市的支持 , 相信世界科幻大会后续的举办 , 也同样会是一个各界全方位参与、成都文化全面提升的过程 。 ”
身为成都市科幻协会副会长 , 姜振宇透露 , 成都市科幻协会为了申幻成功 , 此前召开了多次动员会 , “我们发现大家除了科幻迷这个身份外 , 其实还能够调动许许多多的资源 。 传统文化界出版界的大力支持就毋须赘述了 , 科幻作家、企业等等几乎都非常热情地参与到这个事情里;除此之外 , 像各个地方的青旅、景点、传媒 , 甚至地产、展览、教育等行业几乎都在往科幻这个方向靠 , 打科幻牌感觉已经是成都各界的一个共识 。 像我们川大这边 , 科幻社团培养科幻迷这些已经是一个传统 , 近年来教师群体中关心科幻 , 甚至把它当成一个正经研究方向和个人事业的 , 也越来越多 。 2019年“中国科幻研究院”在四川成立 , 也是一个标志性的起点 。 实际研究开展是以跨学科的方式开展的 , 有明确参与科研的老师横跨传统的文史哲、还有比较新鲜的语言、符号、传媒、人类学和计算机等一系列的学科 。 川大从去年年底开始集中力量推进的“实验室” , 也在相关联的方向上作了不少探索 。 其实也不限于川大一家 , 川渝地区的重大、川美、川传、电子科大等等 , 都有许多师生介入到研究当中 。 ”
文章图片
2020年7月28日 , “成都申幻动员大会”现场
如今申幻成功 , 姜振宇说 , 接下来就要面临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 , “这么多的资源 , 这么大的影响 , 我们该怎么充分利用好、发掘好世界科幻大会这个契机 , 这是值得格外重视的 。 不是说举办一个嘉年华、大派对形式的活动就结束了 , 后面我们的文旅资源如何充分整合、相关企业和机构如何参与 , 都是需要切实思考的 。 我们前段时间有过几次深入讨论 , 主要是借用了“城市升维”的概念 , 既要有顶层设计 , 重新激活川渝地区既有的城市空间和资源 , 深度推动本土文化的未来升级;同时也要让相关的企业、个人有足够的参与空间 , 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 面向国内外给出一个中国科幻“破圈”发展的范本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