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开庭需要的时间,具体多长时间不能确定,需要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法院案件的排庭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
从立案到开庭,中间一两个月的时间是正常的,甚至更长都有可能,因为中间要经过立案、组成合议庭、发传票、被告答辩和举证等程序 。
一般来讲,根据法院的审理程序以及送达方式不同,会有以下情况:

文章插图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一般是在报纸刊登后第93天安排开庭 。
【起诉后多久可以开庭起诉后要等多久才能开庭】一般从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会开庭 。一般经过立案、送达(起诉状、答辩状)、组成合议庭、送达开庭通知等几个程序 。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 欠款人判刑后还用还钱吗
- 生完孩子都会脱发吗 生完孩子后脱发正常吗
- 环保笔录后多久会形成处罚
- 产后腰疼自己怎么调理 产后腰疼怎么调理好
- 怎么调理产后抑郁症 如何调理产后抑郁症
- 出差汽车可以放多久 要出差半年
- 产后抑郁症有 产后抑郁症怎么产生的
- 风信子花开完了之后怎样处理 风信子花开后怎么处理
- 两人离婚后财产如何分配 结婚两年离婚
- 奇骏后桥油用GL4还是GL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