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故居 何绍基故居位置


化龙池位于今芙蓉区,旧名玉带街、鳌背街,南起大古道巷,北止人民西路,紧邻着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系长沙仅存的4条麻石街之一 。全长约300米,宽5米 。其麻石的长度比其他的几条麻石街的长度要长 。街道弯曲,呈不规则的S形 。“玉带”实为古长沙“八大公沟”之第七公沟的前身,从人民西路(原织机街)对面的白果园流经此街 。化龙池东侧便是古善化县学宫所在地 。善化县学宫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按长沙府学宫规制仿建,规模宏大 。化龙池东侧至今残存一段学宫青砖照墙,长约六米,宽约四米,墙基凸出的须弥座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善化县知县唐源在学宫屏墙外横开一渠,桥曰三元,街曰鳌背,池曰化龙 。因街在池西,遂改名曰化龙池 。

何绍基故居 何绍基故居位置

文章插图

【何绍基故居 何绍基故居位置】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的故居磻石山房位于化龙池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八年(1869年),何绍基在长沙的城南书院主讲并任山长,就是住在此处 。现在旧居不存,好在还有一面墙上嵌满了他的诗与对联,如“添来半月闲忙活,补竹栽花又凿池”“破半日功夫清书捡画,同二三知己道古论今” 。民国政要、曾任福建省主席的刘建绪的公馆也在此街 。
旧时化龙池为繁华的商业街,有“长沙秦淮河”之称,油鞋、木屐店多集中此地 。清雍正进士张鹏翀有诗咏化龙池:“寒霞网集龙湾市,新月人归鳌背街 。漫信古来卑湿地,楼台灯火似秦淮 。”今天经过提质改造的两厢门面,多出租开起了中式酒吧,被谓之清吧一条街,很受年轻人欢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