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生鲜包赔吗 生鲜是否能拯救顺丰( 二 )


鲜为人知的是,生鲜电商物流行业还存在“第一公里”痛点,因为中国农产品供给具有碎片化、分散化分布的特点,所以在第一公里的揽收过程中,如何匹配农产品供给碎片化分布也极为关键,“第一公里”揽收相比“最后一公里”配送是更大痛点 。
比如在山东潍坊市,从事樱桃种植的多为个体农户,但由于种植量小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同时快递企业没有深入村镇,也让樱桃无法顺利“走出去” 。
顺丰在这一层面则做了不少布局 。在山东的樱桃产区,顺丰在核心主产区临朐加设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型樱桃预处理中心 。前端以专业尺寸测量与糖度检测,对果品进行分级;中端通过一件代发帮助电商客户降低成本支出;末端则提供由顺丰量身订制的自动化包装服务 。
【顺丰生鲜包赔吗 生鲜是否能拯救顺丰】03供应链远景
顺丰关于供应链的梦想,不仅需要支出,也同样需要时间验证 。
生鲜对于顺丰来说,还不是一块大规模收入 。2020年,其冷运及医药业务的营收仅为64亿元,而快递业务的营收超千亿元 。
虽然消费者在选购生鲜商品时更倾向于选择顺丰,但较高的运费价格一直是横在消费者面前的难题,在规模经济变得明显之前,这块业务的爆发尚需时日 。
顺丰更大的故事在于供应链 。如王卫所言:“顺丰未来致力于提供综合物流服务,所针对的不是4000亿传统快件市场,而是12万亿大物流市场 。”
以此再看其生鲜业务,我们又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
一是顺丰极度讲究生鲜产品的包装,对应不同的水果类型,顺丰研发了不同的专属包装,并且在温度控制方面进行投入 。
在包装上耗费这么大精力似乎难以理解,但若以其“基于物流的商业伙伴”这样的定位来看,包装则是其输出业务能力的切入点,而这也是之后衍生发力供应链必不可少的部分 。
二是前文所述的预处理中心,不同品类有着截然不同的预处理痛点,比如水蜜桃怕挤压,西瓜怕破碎等,通过预处理中心,顺丰能将非标的生鲜变成标准化商品,进而提高流通效能 。
不过与供应链故事同时出现的,则是高企的资本开支 。这也是资本市场对顺丰的另一大质疑,但按顺丰过去的几轮资本开支高峰来看,组建规模机队、全球业务扩张等动作在消耗了资本支出之后,也的确推动了其净利润的提升 。
而顺丰关于供应链的梦想,不仅需要支出,也同样需要时间验证 。如今如火如荼的生鲜大战,在催了消费者的水果蔬菜快运需求的同时,也在倒逼顺丰以更大的可能,去完善自己的冷链体系,服务用户的即时性生鲜需求 。
“日啖荔枝三百颗”和“一骑红尘妃子笑”是人民群众真实的需求,也是愿意为其买单的消费场景 。完成基础设施、运力建设与服务能力,是在这场生鲜消费变革中占据先机的前提 。
财经作家乔希·贝诺夫认为,企业发展要认清自己的长处,你的优点决定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如果企业的特长是与客户有良好的关系和互动,那么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什么服务,以扩大经营范围 。”
非常适合顺丰的一段描述 。
04写在最后
大多数人在观察物流行业时,会错把快递甚至是电商快递认为是物流最重要的市场 。但实际上物流市场规模之大,涵盖了商品生产过程的全周期,从原材料入厂,从厂房到仓库,从仓库到配送,再从配送到快递,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业的大型物流公司进行覆盖 。
对于一家综合性的物流公司来说,把所有注意力、企业能力建设都放在快递端,相当于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因为电商件的上游,是强势无比的电商巨头,电商巨头难以接受快递公司高价格、高利润的情况出现——这样会降低平台商品的吸引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