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互联网广告的8个事实( 三 )


而到了社交网络上,用户的模样似乎就清晰了一些 。Pinterest CEO Ben Silbermann曾经这样解释道:Facebook“关乎你的联系人、你的往事和你的记忆”,用户在上面自愿提供各种各样的个人信息,如生日、母校名称、情感状态等等,该社交网络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推送高度精准的广告 。Twitter掌握的用户信息则没有那么详细,它的价值主要存在于“正在发生的”事件上,能够让广告主利用热门事件的实时讨论进行品牌推广,如世界杯、总统大选、热播的电视剧等等 。
而“Pinterest关乎你渴望做的事情,关乎你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 。”用户在钉板钉上婚纱的照片或者家装图片的时候,可能就是在说他需要这些东西 。基于此,社交网络的用户数据也显得更有价值和针对性 。
虽然朋友圈第一波广告流传出的大数据分析被吐槽,但《好奇心日报》在此前对一些广告人的采访时,他们都表示大数据依然是微信营销的最大优势,基于它庞大的用户数据,定位可以做到更精准 。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优势,许多社交平台都可以做到这种精准度 。
移动广告对品牌形象吸引力有限,现在更多的是关于促销
虽然移动广告的市场正在蓬勃发展,eMarketer也指出2014年移动广告收入将达到314.5亿美元,但出乎意料的是,移动广告目前并没有被大多数的财富500强公司采用 。据美国科技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的调查显示,移动广告仅占这些著名品牌广告总预算的5%,而那些已经尝试过移动广告的品牌,其中大多数都没有加大移动广告预算的计划 。
那这些钱究竟从谁哪里来?
有一大部分都来自手机应用的开发商们,也由此诞生了应用装机广告这一特别的类型 。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刺激了一大批应用的产生,也涌现出一批一夜暴富的应用开发商,特别是在手机游戏领域 。为了能迅速地获得人气,最快的方式就是大笔投入广告 。第三方广告投放机构Nanigans曾有数据称,Facebook的移动广告收入中,有74% 来自移动App的安装广告 。
除此之外,自2014年4月起,Twitter也开始推出移动应用安装广告 。如果这类广告只是为了引导了用户来下载手机应用,我们也姑且可以理解成这是一种直接促进销售的广告,毕竟对于五花八门的App来说,鲜有什么品牌效应 。
只是需要保持警惕的是,应用安装广告市场能繁荣多久,还是个未知数,毕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在依靠风险投资 。
大品牌在移动端同样更多的是为了促销 。2012年时,沃尔玛曾在Facebook上买下了5000万条移动广告,并设定自黑色星期五起连续72小时发送给Facebook用户,内容全是沃尔玛特价商品资讯 。在此期间,Facebook也定时回报广告点击人数、分享次数与按赞人数等数据,以便沃尔玛进行广告调整 。当沃尔玛发现售价88美元的球鞋销路不佳时,立刻在Facebook上强打这项“特惠”商品,结果不久就卖到缺货 。
根据Forrester公司的研究,57% 的品牌表示,他们在移动广告上的开支,主要目的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知晓率 。电视所拥有的那些出手阔绰的广告金主,更多的是品牌形象广告,这同样是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正在极力推广视频广告的原因 。
长视频广告还很传统,短视频广告未来或许更有潜力
基于电视广告的经验,品牌们对视频广告更熟悉,也能帮助他们传达更多品牌或者产品信息 。不管是Facebook、Google还是Twitter、雅虎都试图从广告主的电视广告预算中,分得一杯羹 。但还是需要注意,视频广告在移动端的门槛依然是很高的 。
在使用电脑时,我们脑海中并没有流量的概念,但是到了移动端一切都大不同了,超出套餐费的流量价格都不便宜 。手机虽然可以带去任何地方,但是WiFi却不会,所以这里的优先级别是文字>图片>视频 。考虑到广告的展示效果,文字又过于单调,图片反而成了移动广告上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