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互联网广告的8个事实( 四 )


另一方面,即便移动广告在快速地进化,但视频广告仍然和许多年前在PC端一样,出现在视频内容的前贴或者后贴,长度也按照传统TVC一样维持在15秒或者30秒 。你在优酷、乐视或者能登陆YouTube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App视频上的广告 。必须承认,这也是移动广告的一部分,尽管它看起很“传统” 。
或许你也已经想到了,这种更折中一点的办法:短视频 。想一想微信朋友圈的6秒小视频,它所消耗的也不过是几张图片的流量而已,但是承载的信息却能丰富很多 。Twitter旗下短视频分享应用Vine就可以发送6秒的循环视频短消息,并可实时跟踪视频被循环播放的次数,成为评估一段视频是否受欢迎的新标准 。而Facebook在用户的移动端信息流广告中也推出了类似的自动播放视频技术 。顺便说一句,这个技术在最近也被用在Instagram上 。
根据Forrester的的调研报告,短视频社交平台上,更多的品牌“粉丝”会和品牌发布的内容进行互动 。比如下图中所示的Instagram如此高比例的互动粉丝占比受益于其旗下的短视频平台Hyperlapse 。
此前被看好的LBS,还没有物尽其用
基于位置服务(LBS),从很早的时候就被视为移动端广告的最大优势之一,但这个优势,到目前为止却发挥得很有限 。虽然O2O这个词,在去年一整年中没少出现过,但落实到移动广告上,就又少得可怜 。另一方面,这中间的度也很难把握,毕竟平台不能在路过一家线下门店时,就向用户手机上推送一则突兀的提醒广告 。它需要更巧妙一点的形式 。
“在过去,LBS被认为是具有侵略性的广告方式,它的出现总是不在消费者的意愿中 。”Greg Paull告诉《好奇心日报》,“比如,在消费者路过一家店铺或者餐厅时,他们向其推送一则商业信息,而这条信息可能对路过的人毫无价值 。这会将消费者推开更远 。”
如果你还记得的话,在2014年9月,百度地图和麦当劳联合推出的“樱花甜筒跑酷0元抢”营销活动就是个不错的案例 。
这个活动利用百度地图LBS大数据分析和推送技术,方圆三公里内,经过筛选的用户都会收到他附加樱花甜筒的具体方位和导航信息 。进入信息覆盖区域的顾客不论是打开百度地图还是使用“附近”“搜索”功能时,都会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樱花甜筒的标示,然后收到“樱花甜筒跑酷0元抢”的优惠信息推送 。
也许你也曾听过苹果的iBeacon技术,就是在一个有限区域内,通过小型无线传感器和低功耗蓝牙技术,向用户的移动设备传输数据 。基于这一技术,Facebook不久前又在他们的信息流广告上推出了新功能Place Tip 。当你在安装了Beacon设备的商店附近,刷新着你的Facebook时,你可能会看到信息流中会出现附近的商家信息,还有你的朋友在此处分享上传的照片和状态 。
“单纯地使用地理位置信息并不管用 。需要记住的原则是,在适当的时间呈现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 。”Greg Paull说到 。
原生广告,有了更多玩家
和信息流广告密切相关的一个词,是原生广告(native advertising) 。这个诞生于2012的概念,指的是专门为广告客户制作的文章或视频等内容,与传统广告相比更像是内容本身 。且在广告买断时间之外,依然可以被搜索到 。最早出现在时尚媒体,之后通过Quartz、BuzzFeed、Vice等热门网站开始变得流行 。
Buzzfeed的总裁Jon Steinberg曾这样形容, “当你用内容的形式并冠以该平台的版本,就是一种原生广告 。比如,在Twitter里面,它会是一则推文,在Facebook里面,它会是一条新的状态,在Buzzfeed里面,它会是一条新闻 。”
显而易见,相比传统广告,原生广告的形式灵活,易于被接受 。而目前几乎所有的信息流广告都是原生广告,它不仅仅出现在由用户生成内容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同时也出没于媒体中 。《纽约时报》就把原生广告定为2014年重要战略之一,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T Brand的工作室,专门制作原生广告 。而《华尔街日报》和《连线》杂志都纷纷跟进,开始生产原生广告内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