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起 , 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进入关键研制阶段 。 新型号、新环境、新设备 , 再加上一支平均年龄28岁、缺乏系统总装经验的年轻队伍 , 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总装任务 , 难度可想而知 , 急需一个领头羊来担此重任 。 面对新挑战 , 崔蕴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测试的组织管理和生产牵头工作 。
当时已经50多岁的崔蕴经常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奋战到凌晨两三点 。 大家劝他早点回去休息 , 可他每次都说“我再看会儿” 。 就这样 , 看着看着就看到了收工 。 在长征七号合练箭总装的关键阶段 , 崔蕴连续17小时在总装测试现场第一线指挥和把关 。 为确保长征七号合练箭的海运安全 , 他不顾身体的伤病亲自坐镇押船 , 经过7个昼夜的航行 , 圆满完成了火箭运输任务 。
在人才培育方面 , 崔蕴坚持在生产一线中做好技术、技能的传帮带 , 针对总装车间队伍年轻的情况 , 由浅入深、手把手地教授装配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 从1982年入行 , 他带出了一拨又一拨徒弟 ,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火箭装配人才 。
如今 , 这位平时待人和善、干起活来却较真儿到底的老师傅已经60岁了 。 眼睛有些花了 , 手也不如年轻人灵活 , 但崔蕴的一言一行、身上的工匠精神 , 一直激励着年青一代 。 “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 , 中国更新一代的火箭90%以上都是新装备、新技术 , 要靠年轻人 , 中国航天才能发展 。 ”崔蕴说 。
本报采访人员 何欣
图为崔蕴工作照 。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供图)
身边暖心365
市文明办 今晚报 主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