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平风水大师 周海风水师( 三 )


也正是读了家谱,我才知道,那天晚上父亲有关鹞石周氏的谈话内容大多来自于家谱里的一篇后记《鹞石周氏始迁记》(也有一部分内容源于民间的口耳相传) 。文中记载:“文一公省考中解元,登龙虎榜 。文武承祖风,文通子史、擅五音之学,武有三十六翻身之术,于鹞石山下设馆授生徒,四方远近者多争师之 。”看来,父亲对家谱内容是熟悉的 。实际上,周潭不仅是武术之乡、会“打”,“文”也有传统 。明朝名士周京,桐城派文人钱澄之的授业恩师,著《丛篁》诗稿,今已佚失 。明朝遗民周歧,明末四公子方以智的同窗好友(家谱中有方以智撰写的《鹞石周氏续修序》),明亡乡居不仕,《龙眠风雅》录其诗六十七首 。清雍正年间的进士周大璋,曾任《江南通志》局总裁、紫阳书院山长,有《四书精言》等著作行世 。为了读这本家谱,我查找了二十四史和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等相关史料 。但是,对于家谱中不少内容,我仍是疑窦重重 。序文从宋版、元版、明版、清版一直到民国版,不同版本的序文对于鹞石周氏始祖迁桐的记载是有差异的,谱中的世系关系与正史记载也不尽一致 。此外,谱中后记没有先祖元用公的子孙参与战事的记录,而这恰恰是我最想知道的:元用公的儿子、孙子分别在哪场战役中阵亡?抗金英雄岳飞、抗元将领文天祥都曾驻军常州宜兴,他们与岳飞、文天祥有无交集?或者,就是岳将军、文将军麾下之一员?我占有的史料还不足以解决我读谱中遇到的困惑 。

周泰平风水大师 周海风水师

文章插图

我想,我应该上一趟鹞石山 。也许,鹞石山上的风会带给我一点灵感 。
立秋后的一天,亲戚周财宝、财宝的友人周三六、我和妻子一行四人准备上鹞石山 。“村村通”之后,乡村都铺上水泥路,但就是太窄,会车需要技术 。上鹞石山走周潭中学旁边的凤凰村路程最近,但我希望从文一公当年隐居之地上山 。这里属于余家洼,至今仍聚居着三十多户鹞石周氏人家 。四周静悄悄的,树木茂盛,杂草葳蕤,红砖、青砖砌的屋舍在树丛中若隐若现,放养的周潭土鸡在草丛中觅食 。村北有一口池塘,一位穿着连体胶靴的村民正在整理拉网 。即使在今天,这地方也算得上偏僻 。从地点的选择看,此处确实是匿避乱世的绝佳之所,也能隐隐看出孔嘉公、文一公不为常人所有的军事素质:人迹罕至,易于藏身 。背靠大山,取薪方便,遇到紧急情况可经鹞石山遁入后山 。南边800米就是周潭大涧,生活水源丰富 。往东约两里路是枫沙湖,既能捕鱼维持生计,还可以走水路、经无为土桥进入长江黄金水道 。
上山其实是没有路的,全程都是周三六拿镰刀在前面开路 。周财宝穿一身迷彩服,周三六长衣长裤 。在山脚下,周财宝建议我和爱人最好换长衣 。那会儿我还有点奇怪,因为立秋之后的天气还是很炎热的 。我和爱人的T恤衫、牛仔短裤很快暴露出弊端:胳臂、腿上被杂生野长的树枝、荆棘划得一道道血痕 。我还摔了一跤,幸好背着的双肩包给垫了一下 。大约半小时,我们登上了峰顶 。
周泰平风水大师 周海风水师

文章插图

因为视角的关系,跟前看到的鹞石,与在山下看到的鹞石差别是极大的 。鹞石的整体形状并不像鹞鹰,倒像一根舂米的槌,上头尖,下方圆,高约八米,坐落在直径约六米的圆形鼓型石上,底部与鼓面之间有狭小的缝隙,小孩子可以爬过去 。我们登上位于鹞石西边的蛤蟆石(状如蛤蟆),周财宝、周三六率先过“桥”攀上鼓形石 。“桥”是一块狭长的连接鼓形石的岩石,距鼓形石高度约一米五 。我试了一下,腰间盘突出、腰用不上力,攀上鼓形石有点困难 。周财宝伸手想将我拽上去,但我想想还是放弃了 。“桥”下不是万丈悬崖,但也有六米多高,而且遍布棱角锐利的岩石 。摔下去,不死也得残废 。上天还要我留在世间为鹞石周氏著文,不可不爱惜这副臭皮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