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石山记
周海

文章插图
周潭位于老桐城的东部,古称清净乡(我还没离开周潭的时候,偶尔还在一些老先生的嘴里听到这称呼) 。村子背山面水,村北是连绵起伏的大别山余脉,前山有一座山峰,名叫鹞石山 。山并不高,峰顶上数块巨石交错叠垒,最顶上的那块石头,极象一只振翅欲飞的鹞鹰,头、翅膀、身子俱栩栩如生 。山间多雾,清晨,雾气缭绕,鹞石若隐若现 。阳光渐渐强烈,雾气弥散,在阳光照射和蓝天映衬之下,鹞鹰通身似发出万道金光,使天上白云也要遁形 。与之相比,周边山峰顿时黯然失色 。
“鹞石晴岚”,周潭老八大景之一 。
【周泰平风水大师 周海风水师】我在周潭中学上初中的时候,爬过前山,也爬过后山 。后山人迹罕至,还有豺狼、野猪,但是登上峰顶,能看见南边蜿蜒流淌的长江 。我曾偷偷和几个小伙伴去过一次 。作为一个在大山里转来转去的孩子,那初次看见绸带般的长江带给心灵的震撼,至今不能忘记 。至于鹞石山,它太近了 。翻过周潭中学北边的围墙,体力好的,半个小时就可以上下一个来回 。太近的山,登了无趣 。至于它的景色,那时,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审美取向吧 。
然而,鹞石山,它太醒目了,总是屡屡出现在视野里 。无论在菜地里扑蝴蝶、在稻田里钓虾子、在大涧里洗冷水澡,还是坐在靠窗户边的教室座位上,一抬眼,鹞石山就不由分说地占据了视线 。有时候,夏夜在稻场上搭了一张竹床乘凉,迷迷糊糊地醒来,一睁眼,鹞石在月光下黑黢黢的轮廓清晰可辨 。听父亲说,我四岁的时候,一帮大人们去做清明,我曾跟着上过一次鹞石山 。下山的时候,是姑爷背下来的 。但我实在是一点印象都没了 。
初二寒假,离过年还有十几天,父亲接到调令,去老洲中学任教导主任,兼授政治、历史课 。不久之前,我们家地震棚起火,值钱点的东西毁之一炬 。这意外之灾使离开周潭前的气氛萧瑟而又有些沉闷 。临行前的晚上,父亲独自喝了几杯酒 。在白炽灯昏黄的灯光里,父亲把我当做一个成年人那样打开了话闸子:
“周潭、老洲、横埠、汤沟这一代,是老桐城的东乡 。我们要去的老洲,还没出东乡 。老桐城包括今天的枞阳县全境,五十年代东乡、南乡才从老桐城分出来,单独设枞阳县 。
老桐城有句俗话:‘打不过东乡,文不过南乡 。’桐城派文人,籍贯大多在枞阳县南乡—今天的义津、会宫两镇 。桐城派三祖中的刘大櫆、姚鼐,桐城派后期文人代表吴汝伦都是枞阳南乡人,所以才有‘桐城出名枞阳出人’的说法 。
东乡的这一支周姓,称作鹞石周氏 。周姓本出之于姬姓 。商纣时代,西伯侯姬昌看见凤凰鸣于岐山,就在西岐登封称王 。武王姬发灭暴君商纣王,建立周朝,后代以国为姓 。此后子孙繁衍,汉唐间形成周氏郡望 。
鹞石周氏往远可追溯西汉大将周勃、周亚夫父子,往近—从家谱记载的情况看,是宋朝理学开山人周敦颐的分支 。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仅119字的《爱莲说》是传世名篇!
濂溪先生的孙子彦一,宋神宗朝任官常州别驾,在宜兴柯山安家筑室 。彦一公传到第八代,叫周元用 。鹞石周氏这一支,近祖是元用公,即源于宜兴周氏 。这件事,说来话长 。既然明天就要离开周潭,不妨多说几句 。我们对自己的家族传承要搞清楚,这也是老桐城文化的体现 。
元用公中进士,任官宋朝兵部尚书,生了八个儿子,其中七个登榜得官,可以说是一门显耀!传到孙子这一辈,已成为一个大家族 。宋朝的靖康之难是一个转折点,到了南宋,已失去半壁江山 。虽有大将岳飞欲雪靖康之耻,但宋高宗偏安一隅,沉醉于西湖歌舞,更是伙同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将军!
- 腰疼是家里哪里的风水 腰酸和风湿有关系吗
- 香港风水先生 北港风水
- 浦东陆家嘴风水大战 路对门风水
- 室内开窗风水禁忌有哪些 房子开窗户的风水
- 拐角户型的房子好吗 弯月形楼盘风水好吗
- 黄巢祖坟风水 黄湾古墓风水图片
- 山西十大风水宝地 湖北省风水宝地
- 吊顶有黑色风水不好吗 饭店黑色吊顶效果图
- 鱼缸在家里的摆放有讲究吗 鱼缸摆在哪个风水位
- 青特悦海府风水怎么样 悦城青旗山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