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有紫外线,为什么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为什么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原因在于说大部分的文物对这个光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纤维质地的文物 , 闪光灯的光线里面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 , 它对色彩,尤其是彩绘,像彩陶 。它上面的色彩对这种光线非常敏感,会造成它纤维的断裂和结构上的断裂 。久而久之,光线的累加会造成它色彩的褪色,甚至会使文物表面裂化,并造成它的发脆、发黄 。积累起来到最后文物就会受损,那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机会就少了 有些地方不许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时闪光灯对文物有损坏 。
事实上,我国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的,容易损坏,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脱落,拍照时 , 闪光灯的反复照射对其破坏很大 。因此,一般禁止拍照 。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 , 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 , 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 。
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 , 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响 。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 。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 。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壁画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拍照时闪光灯对文物有损坏 。例如 , 我国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的,容易损坏,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脱落,拍照时,闪光灯的反复照射对其破坏很大 。因此,一般禁止拍照 。

闪光灯有紫外线,为什么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文章插图
灯光里有紫外线吗灯光中有紫外线 。
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 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 。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皮肤癌 。
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 , 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 。
闪光灯有紫外线,为什么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紫外线的作用:
1、紫外线有灭菌作用,短波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破坏力极强 , 当该波段的紫外线照射细菌体后,细胞的核蛋白和脱氧核糖核酸强烈地吸收该波段的能量,它们之间的链被打开断裂,从而使细菌死亡 。如用紫外线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对空气和食品灭菌 。
2、分解油烟 。用紫外光来改变其油脂的分子链,同时这种紫外光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后产生臭氧,将油脂分子冷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油烟中的有机物被光解氧化,异味也随之消除 。
3、分解有机物 。在建筑材料或家用电器材料表面加入少量的纳米级二氧化钛粉末 , 可以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用紫外线照射后可分解这些有机物 。
数码相机闪光灯坏了怎么修你好,我是卖相机的,你问的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没有紫外线的,紫外线不会在普通数码相机上出现的,而且目前据我所知也没有,索尼的摄像机有红外线,主要是夜视,放心吧,如果是担心闪光灯会伤害眼睛,也不用担心的,成人忽视这个问题 , 婴儿的话尽量避免
闪光灯有紫外线,为什么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文章插图
为什么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原因:
【闪光灯有紫外线,为什么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害】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 , 不易被物体吸收 , 很安全 。
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响 。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 , 波长有长有短 。
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 。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壁画等文物 , 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拍照时闪光灯对文物有损坏 。因此,一般禁止拍照 。
闪光灯有紫外线,为什么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闪光灯对文物的影响:
1、让书画老化、变色
闪光灯不仅会发出我们看得见的可见光,也会在波长200nm-400nm间的紫外光区和700nm-1200nm间的红外光区发射,发出我们看不见的紫外线和红外线 。而这些不可见光线会直接损坏书画类文物 。
资料表明,波长小于358nm的紫外线可以断裂有机物分子中的线性饱和键,对于书画中的有机成分有分解作用 , 可以造成书画纸张和绢的老化、发黄、变脆 。
同时,紫外线还可以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形成初生态氧,这些初生态氧一方面可氧化文物中的有机成分,如可以将纸张中的纤维素氧化为狡基纤维素 。另一方面,在潮湿条件下可以与书画上的水分子结合成过氧化氢,使颜料发生化学反应,以致书画类文物出现褪色、变色等现象 。
红外线又被称为红外热辐射,顾名思义红外线可以产生热量,书画类文物在热辐射光源的照射下,其表面的油饰彩画层和下部的材料层易产生温度变化 , 温度变化越剧烈热胀缩作用越强,从而会引起彩画颜料的软化加速书画类文物的老化 。
2、让织物褪色、焦化
东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一组闪光灯对丝织品影响的实验,他们将红、黄、蓝、黑、茶、白6种不同颜色的丝绸样本分别装在6只闪光灯前进行间断多次照射,发现红、黄、茶色丝绸在闪光灯照射下很快就发生了褪色现象 。
开始蓝、黑、白色丝绸颜色变化并不显著 , 但长时间照射下蓝、白色丝绸也发生了变化,多次照射下所有丝绸样本表面都发生了焦化,其中红、黑、茶色丝绸焦化最为严重 。
丝绸在闪光灯照射下发生褪色现象,主要因为丝纤维上的染料颗粒、丝絮、污垢颗粒等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它们受光照而变色、炭化,在丝纤维表面形成吸热点 , 从而使丝纤维在热的作用下受到破坏,产生焦化,使丝绸的色彩进一步发生改变 。
闪光灯光谱中的红外线的加热作用也是造成白色丝绸变黄、染色丝绸褪色的重要原因;染料颗粒的种类、大小及分布情况对光照下丝绸色彩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丝纤维表面的平整性变差及丝絮、污垢的存在也会加速丝绸的光老化 。
由于丝纤维已经老化,丝絮增多、污垢颗粒变多,平整性变差等原因使织物类文物比普通织物在闪光灯下更为脆弱 。
3、让漆器腐朽、变质
漆器大都为木质装饰品,漆器中的木胎属于纤维质地 , 因而对光有很强的敏感性,闪光灯所发出的的紫外线对木胎漆器有极大的破坏力 。紫外线能使木纤维组成分子中的C一C键断裂,即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继而直接引起木材腐朽,强度降低甚至酥粉 。
闪光灯的强光也会使漆器表面漆膜褪色,失去光泽 。同时,强光照射会使漆膜温度突然升高,表层水分快速蒸发,而漆器内部的水分向表层移动的速度较慢 , 这样就会打破漆器中的水分布平衡,因而造成漆器表面的卷曲、开裂、龟裂 。
4、让彩俑变色、开裂
彩俑所用矿物颜料为石英、辰砂、方解石、雌黄、片状褐铁矿、紫萤石、蓝铜矿、孔雀石、辰砂、褐锰等 。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对方解石、褐铁矿、铅丹、孔雀石、锰这五种主要矿物颜料进行过光感试验,最后发现这些颜料在光照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褐锰、孔雀石、铅丹尤为敏感 。
光照对彩俑颜料的色彩变化有着直接的作用,光源的波长越短,光子能量越强 , 彩俑的变色程度越剧烈 , 紫外线和高强度的可见光都可以造成彩陶的变色 。
虽然红外线不能对彩俑造成直接伤害,但它穿透能力强,能引起热效应,红外线照射会让彩俑表层温度上升,湿度下降,最后引起表面翘起和龟裂 。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