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肌分离是什么,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怎么回事

腹直肌分离知多少炎炎夏日 , 火热的除了天气 , 还有世界杯 。
在诸多足球明星中,最受瞩目的非C罗莫属,特别是鲜明的腹肌 , 羡煞了我等大肚腩的宝妈们~~这样的腹肌,不正是产后妈妈们梦寐以求的么?我们先了解一下怀孕前后腹直肌会发生什么变化:
左图孕前
右图产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我们将为您慢慢道来 。
一: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旁,由腹白线连接 。孕期随着胎儿在子宫内生长,腹壁承受压力逐渐增大,腹白线被拉伸变的薄弱 , 腹直肌间距离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分离 。
分离宽度≥2指则诊断腹直肌分离,2-3指宽为轻度,3-4指宽为中度,>4指宽为重度 。在产后妇女中,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30%-70% , 至产后6~8周,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分离宽度>2指,需要进行产后康复治疗 。
二:腹直肌分离的原因
生理:除妊娠(60%)外,多次剖宫产、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妊娠是导致腹直肌分离的高危因素;
饮食: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均衡导致组织弹性下降;
年龄:随年龄增长皮肤、韧带、肌纤维弹性下降;
运动:怀孕后不做体力劳动,肌纤维得不到锻炼弹性下降 。
三: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产后腰痛:由于腹部肌肉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变?。?
影响美观:腹部脂肪堆积 , 导致产后肥胖、腹部松弛;
腹直肌分离严重者会引起腹白线疝、肠疝
腹直肌分离的检测
四:自测法
他测法
自测法:仰卧,两腿弯曲 。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放松 。然后将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 , 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 。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
他测法: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弯曲约 90°,全身放松,检查医师将单手手指置于患者肚脐位置 , 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在呼气的同时将头和肩慢慢抬离床面(腹壁肌肉收缩),检查医师手指轻轻下压 , 检查是否有腹直肌分离,并根据可插入的手指数目,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 。
五:腹直肌分离的家庭训练
动作1:站姿收腹
1.准备动作:背对墙面站立,将上身靠在墙上(保持中立位,后脑勺、 背部、臀部贴在墙面) , 双脚距离墙面大概30厘米 。
2.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腰椎去贴墙面,之后,吸气还原 。每组 10~15次,重复2~3组 。
3.注意事项:避免手臂向后推墙,尽可能腹部向内收,主动靠近墙壁,想象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
动作2:跪姿收腹
1.准备动作:四点跪姿 , 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 。
2.动作执行:吸气,小腹自然放松;呼气时,用力将小腹向内收回 。每组重复10~15次,做2~3组 。
3.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不要改变脊椎的中立位,只有腹部在活动,想象将肚脐拉向腰椎的感觉 。
动作3:跪姿伸腿
1.准备动作: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 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 。
2.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慢慢向后;吸气不动,呼气慢 慢把腿收回 。完成4~6次,换另一侧重复 。当可以很好控制身体后 ,开始进行交替伸腿的练习 , 每条腿伸出4~6次,重复2~3组 。
3.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保持躯干、骨盆的中立位,身体不要偏离 中心线 。想象骨盆上放了一瓶水,不能让瓶子倒掉 。
【腹肌分离是什么,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怎么回事】动作4:仰卧抬腿
1.准备动作:仰卧,双腿弯曲,双脚与髋同宽,双手放身体两侧 。
2.动作执行:呼气抬腿,膝关节弯曲90度,吸起落下,双脚交替 。每组6-8次,每侧2-3组 。
3.注意事项:腿落下时腰椎不要拱起,保持骨盆中立位 。
动作5:仰卧蹬腿
1.准备动作:仰卧,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腿小腿上方,腰椎压住垫子 。
2.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右腿向远处蹬出,完成6~8次 。换 另一侧腿重复,完成2~3组 。
3.注意事项:用手扶腿的时候,尽量向胸口按压 , 令腰椎压向垫子 。另一条腿尽量向远处伸,同时保持腰椎不要抬起 。
动作6:平板支撑
1.准备动作:俯卧 , 肘关节与肩关节垂直 。膝关节撑地,保持上身 平行于地面 。
2.动作执行:保持身体稳定,停留1分钟,可以将膝关节离开地面,做完全式平板支撑 。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保持时间越长越好 。
3.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不要塌腰,收紧腹部,不要塌肩,肘关节用力压向垫子 。
该动作难度较大,建议产后半年后开始练习 。
注意在腹直肌分离恢复前,避免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运动(尤其不要做仰卧起坐),以免加重腹直肌分离 。
如下图,仰卧起坐,会加重腹直肌分离,
就像松弛的上衣会随着起伏动作而分开更宽的距离 。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六:电刺激治疗
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无痛无刺激,配合家庭训练,效果更加显著 。其原理是:电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及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 提高肌力 。目前我们盆底康复中心已治疗多位腹直肌分离的宝妈 , 其中一位是剖宫术后7月的宝妈,治疗前腹直肌分离8cm,一个疗程后复查腹直肌分离5cm , 现在正在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
而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或出现腹壁疝,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
康复的过程缓慢而辛苦,在我们的帮助下,希望这个过程更加快速,更加有趣 。

腹肌分离是什么,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产后修复腹直肌手法有用吗1.腹直肌分离精准评估
上分离
下分离
中间分离
全分离
按照不同的分离类型给出不同的调整方法
2.腹直肌分离是怀孕的时候产生的
一、腹直肌分离概述
1、发病率
腹直肌分离概述发病率90%以上产后有肌分离35%一62%产后6一8周后仍分离
2、肌肉的松弛、孕后期体积变大导致腹直肌分离
人体可以自我修复
超过三指以上,肌肉力量薄弱的人 , 很难自我修复 。
3、我们让腹直肌分离的人启动它自我修复的能力,让腹直肌分离修复更快速、有效
4、易感人群
腹直肌分离概述易感人群.
胎儿过大
经产妇
多胞胎
一年内再次怀孕
高龄产妇骨盆过度前倾
5、腹直肌分离概述腹直肌分离危害
腹部外凸
腰背痛 , 腰肌劳损
盆底肌功能功能障碍
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腹压减?。低澄侍?
四、解剖
腹直肌从上面起到第五肋骨下面,附着到耻骨联合的下边 。
肋骨腹直肌中间的白线,在怀孕的时候分离
腹内外斜肌插口袋
白线三层纤维,
最外腹内外
中间腹横肌
白线从箭突去到耻骨联合的位置
二、腹直肌分离精准评估-分型
腹直肌分离如何精准评估
从箭突到肚脐1/2处,
上分离:肚脐1/2以上
下分离:耻骨联合到肚脐
评估:微屈膝、手抱头 , 呼气卷腹起,手指立着平着放进去
案例同学靠下二指半,上边一指左右
腹直肌启动,没有练习到哪核心
评估下二分之一
评估结果:典型中分离
微微起身,手指立起来 , 先找上1/2再找下1/2
肋弓角偏小
自我评估:用自己的手指慢慢向上走
三、瑜伽理疗修复方法
下分离
鱼嘴呼吸
五个月婴儿弹力带
半桥式
虎式
弓型线:在肚脐附近
盆底肌是腹横肌的好帮手
案例:产后六周腹直肌分离
鱼嘴呼吸
让头放松,两腿之间夹球,靠近膝盖的下方、从脚上找帮手,勾脚趾,大脚趾球用力踩下去,扒瑜伽垫,从足弓内侧提力起来 , 去到盆底肌 , 把盆底肌的面呼气上提,提着做鱼嘴的呼吸 。
虎口放在髂骨内侧,呼气提盆底肌,腹横肌绷起来 。
六周产后检查之后可以轻柔的练习 。
脚搭球
根基启动
腹横肌启动
帮手盆底肌
案例二、
评估:腹直肌分离三指
五个月婴儿,腹直肌会绷起来
半桥式:
静态介入
桌面式,背部放水瓶 , 抬手-虎式,启动核心练习循序渐进 。先启动腹横肌再启动盆底肌 。
上分离
膈肌放松
抱球转身
下分离要启动盆底肌,上分离要启动腹横肌和腹内外斜肌哦!
腹肌分离是什么,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什么是腹直肌图片腹直肌分离是指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 。
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 。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
产后一年之内,腹直肌分离的宽度小于3指之内的 , 经过收腹等正确的腹部锻炼有可能恢复正常 , 切勿做仰卧起坐等使腹直肌弯曲的动作 。
如果分离宽度超过3指,产后1~2年仍不能缩小恢复的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是将腹白线变窄、分离的腹直肌重新靠拢 。手术可以通过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实现 。
平日注意适当锻炼,怀孕时避免多胎、巨大儿等宫体过大因素有助于预防产后腹直肌分离 。同时产后进行正确的锻炼也能使腹壁尽快复旧,避免腹直肌分离的加剧、避免手术 。
腹肌分离是什么,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什么是腹直肌图片在医学上被称为“腹直肌”,其实是,体现腹部健美的十块腹肌,也昵称为“马甲线”的位置 。最底两块因过于脆弱,缺少保护,所以一般只有八块腹肌 。
产后腹直肌分离
在正常状态下 , 两排腹直肌的间隙不超过2cm,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将腹直肌之间的间隙撑大,腹白线也就这么被拉长 。由于间隙部分腹部肌肉被过度拉伸 , 超过了腹白线的弹性极限 , 导致左右两边的腹直肌被迫分开 。这时 , 腹直肌分离就发生了 。
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 , 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连起床都变得十分困难 。
腹肌分离是什么,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