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几个大月和几个小月一年有12个月 , 大月共7个 。
一年中有7个大月,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 大月有31天 。
一年中有4个小月,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 。
二月比较特殊,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为了协调阳历与阴历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现行的农历,采用的方法是“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安排有7个闰年 。
农历闰年因为多了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至385天左右 。农历平年则一般有353天至355天 。而即将到来的农历蛇年是农历平年,有7个大月和5个小月 , 大月30天,小月29天,共有355天 。
有人发现,不仅农历年的长度不同,春节也有早有晚 。比如,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巳蛇年春节是今年2月10日,明年农历甲午马年的春节是2014年1月31日 。往前数两年 , 2011年农历春节在阳历2月3日,2012年农历春节在阳历1月23日 。
因为只要有闰月出现的年份,农历和公历差距的变化都比较大 。根据推算 , 春节对应的阳历日期最大能相差一个月,“早春节”可早到1月21日,“晚春节”可晚到2月20日 。从1898年到2017年,春节最早是1966年在阳历1月21日 , 最晚是1920年和1985年在阳历2月20日 。
我国的历法在商代就已经比较完备了 。古人很早就观察到历月的实际长度为29天半,即存在着近半天的误差 , 所以便将月份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朝就已设置大、小月,如两个大月相连,则称为“频大月” 。
同时古人还观察到,以12个月为一年的实际长度与“实岁”(即近代天文学的“回归年”)相比,平均要短近11天(中国传统历法的实际年平均长度为353~354日,较“回归年”平均少10天21小时) , 古人将这个差数称之为“闰” 。
为了能将这个差数补上,以使历年与“实岁”更加接近,便采取每隔数年再增加一个月的办法,即“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因增加的这个月是基于差数(即“闰”)的累积,故称为“闰月” 。
商王武丁时期曾采用“年终置闰”的方法,即在12个月后增加闰月,称为“十三月” 。商王祖甲时期又改以“年中置闰”,即在年中的某个月后再增加一个月 。后代的闰月则加在本月之后 , 称作“闰×月” 。有闰月的年称为“闰年”,没有闰月的年称为“平年” 。
由于中国传统历法必须与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更替相对应 , 以便准确预报和反映四季气候的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时间参考和指导,所以自历法问世后,古人便不断地修订历法 。中国的传统历法就是在不断修订中,逐渐缩小历年与“实岁”的误差 , 从而在世界历法史上居于领先的地位 。
一年有几个月大月有几个每月有几天一年有十二个月,大月分别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小月是二月,四月、六月、九月、11月 。
我国现行的农历即是一种阴阳合历,它扬阳历之长避阴历之短,根据月亮的盈亏周期确定“月” , 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即一回归年作为一年的平均长度 。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 。
其中二月比较特殊,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阴历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 , 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 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就是指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 , 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 。
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 , 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 , 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 , 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 。
大月是指哪几个月 小月指哪几个月每年固定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为大月 。
公历的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每年固定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为大月;4月、6月、9月、11月为小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月平年有28天 , 闰年有29天 。
阴历的大小月根据日月食规律算得,固定单月小,双月大 , 每三十年为一个闰周,增加十一个闰日,规定在每周的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的12月末置闰日 , 即闰腊月大 。
我们常说的农历其实是阴阳历,其大小月是严格按照月相来设置的 , 是以观测为基础的,而不是固定的 。比如说某天犬夜叉变成了人类,或者百里屠苏身上的煞气发作,那么这一天的月相一定是朔月 , 这一天一定是农历中的某月初一,这一点绝不会变 。
农历的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 。且大小月分布毫无规则,每年都不同 。农历的月按朔望周期来定 。月相朔(日月合朔)所在日为月初一 , 下次朔的日期为下月初一 。因为一个朔望周期是29.53日,所以分大小月 。大月30日,小月29日 。某月的“大”、“小”以及哪天是“朔日”,要根据太阳、月亮的真实位置来推算,古时候叫“定朔” 。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 , 所以大月为30日 , 小月为29日 。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 , 甚至还出现过如1824年二、三月是小月,八、九、十、十一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

文章插图
到2月9号还有几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 。
阳历平年每年分十二个月 , 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二月只有二十八日,历月的平均值大致与朔望月平均长度29.5306日相等 。
阳历的大小月有一定规则,七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八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 , 于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 。《山海经》记载 , 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 。羲和生日,常羲生月 , 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 。《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
农历中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变化周期而设置 , 以月仅二十九日为小月,以三十日为大月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固定地把朔的时刻(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 , 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 。
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059日),即29天半多一点,因日历必须用整数,所以规定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
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 , 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另外农历大月时月亮一般是十六圆(望日),小月时一般是十五圆(望日) 。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其设置很难象公历一样找到规律,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 , 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 。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在农历初二的日落后(傍晚)观察西边的天空有没有很细的月牙出现来确定当月大小 , 如果有月牙出现,则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晚,所以这个月应较长,是大月为30天;
没有月牙出现就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早,这个就较短 , 是小月,为29日 。这个方法在大多数都是准确的,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例外 。
【大月是那几个月,一年有几个大月和几个小月】
- 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多少,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多少物理
- 花胶是海鲜吗,花胶是海鲜 花胶是不是海鲜
- b2c是什么模式,B2C是指什么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
- 麦饭石是涂层,饭麦石色涂层
- 微信朋友圈秒赞是设置的,微信秒赞怎么开苹果
- 什么是光影摄影,摄影中什么叫光影什么叫剪影
- 菩提老祖是什么身份,菩提祖师真实身份
- 建档立卡户是什么意思,建档立卡户什么意思
- 摄影中的视觉中心是什么,什么是视觉中心它位于画者的核心部位
- 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是什么,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什么小熊座上有著名的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