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开辟时间是什么时候丝绸之路开通时间的完整表述:
丝绸之路定义——出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国》,简称“丝路” 。不过他所指的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 , 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 。所谓西域则泛指古玉门关和古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 。
初期形成时期——自公元前6-5世纪 。当时塞人将中国丝绸带到西亚后,再由西亚人设法跨过黑海,运抵欧洲 。雅典卫城巴台伦神庙侍女廊柱中的女神像身上穿着的丝绸即为证据 。
完全开通时期——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 , 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

文章插图
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是哪个朝代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是从西汉开始的,以长安为起始点,中途经过甘肃、到中亚、西亚,而且也是直接连接地中海各国陆上的一条通道 。丝绸之路最初的目的是运输中国的丝绸,所以才会被人称为是“丝绸之路” 。
在西汉时期的阳关和玉门,这两个地方被称为是西域,但是东西方两地要是想进行交流和来往的话,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 因为这中间还夹着匈奴 。后来汉武帝联合西域诸国攻破匈奴,从此西域之路便得到顺畅 。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很多,这条路也是连接了亚欧大陆的东西方的文明 。在魏晋时期的时候,由波斯使者跟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也促进了当时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 , 而且还带来了佛教 。在唐朝也是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的思想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可以说是给古代亚欧大陆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

文章插图
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是哪个朝代丝绸之路是公元前114年开始 。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
新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 。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 。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 , 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 , 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

文章插图
丝绸之路开始的时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称丝绸之路
首先,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的铸铁冶炼,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西域的各种农作物以及动物等特有品种流入中原 ,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物质,扩大了食物来源 。其三,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 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作用 。第四,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各派使节来汉,密切了中原王朝与西域的政治联系,这对以后的汉唐实行对西域的行政管理打下了基础 。对现代来说 , 促进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文章插图
【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丝绸之路的开辟时间是什么时候】
- 商品二因素是指,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
- 米饭长了橙色的霉菌是什么,米饭上面有红色的霉菌
- 瑞士的首都是哪里,瑞士的首都是哪
- 三洲五海之地的五海是哪五海,五海是哪些海
- 海螺煮多久杀死寄生虫,海螺的寄生虫吃到肚子里会怎么样
- 电脑显示栏为什么不能点击,台式电脑任务栏中的此电脑点击没反应怎么办
- 施恩在哪一个省 包括什么,恩施市属于哪个省份的
- 寓言的特点 寓言的特点简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有哪些
- 马克李维名言,关于克服害怕的名言名句
- 1985国家高程基准是多少,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常见换算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