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信息战

什么是信息战1、信息袭扰模式 。
早在战役准备阶段及战前的军事威慑行动中,信息袭扰和攻击就已经在看不见的信息空间中悄然展开 , 主要集中在情报战、心理战、军事欺骗、军事威慑等领域,其样式包括心理欺骗、电子对抗、网络攻击等 。
2、软硬并举模式 。
当第二波次对敌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压制后,进攻一方将利用对方雷达迷盲、通信中断、指挥瘫痪、协同失调、兵器失控的有利形势 , 不失时机地组织以精确打击和信息攻击共同构成的硬毁伤和软杀伤突击 。
在火力突击的同时,还将对突击目标实施电子干扰、网络攻击、反辐射摧毁和定向能武器攻击 , 以形成“软硬”结合的复合打击 。联合攻击模式 。将主要由专业电子战力量与导弹部队、空军、海军及陆军远程火力共同实施 。

信息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信息战

文章插图
信息战作用:
1、威慑作用
信息优势将给国家带来重要的军事优势 。正像50年代的核武器时代带来一个全新的战争维一样,信息战将在陆、海、空、天四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维,即信息维 。核武器有威慑作用,而信息战同样也有威慑作用 。
所不同之处是,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力,而信息战有致命和非致命之分 。它不象核武器那样很难使用,信息武器可以使用,不会造成毁灭性后果 。使用信息伞比使用核武器伞有更大的潜力 。
2、攻击作用
信息战的攻击能力是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对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摧毁、瓦解其保护措施、侵人和切断信息传输的各种行动 。信息战的能力是靠信息技术转化的功能来实现的 。信息战的攻击包括控制、欺骗和摧毁三种功能 。
3、防御作用
信息战的防御包括保护、探测攻击、反应与恢复四种能力 。信息战的保护能力是为了实现信息安全、作战安全和信息完整性 。信息安全的目的是在多种复杂的安全政策下,利用分布式开放系统结构和不同的安全属性,对有意和无意地、未经授权地泄漏、访问、操作、更改等提供保护 。
信息战和信息作战的差别是什么信息战是在信息领域进行的作战或采取的对抗行动 。信息战技术及作战方式正在研究和发展之中,主要包括指挥与控制战、情报战、电子战、心理战、“黑客”战、经济信息战及电脑战或网络空间战 。
信息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信息战

文章插图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支撑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
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
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
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
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
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
信息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信息战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信息战和信息战是两个不同的称谓,虽然同为一种形式的战争,只是在词上有区别,但它所反映的内涵不同,有质的区别 。
信息战争作为战争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产物 。在全面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活动将高度依赖于电脑化、网络化的信息交流和信息环境,计算机网络系统已成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
信息战的实质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信息力量 , 对关系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敌国关键系统进行大规模攻击 。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的一种形式 。这是一种战争的交战双方关注信息化战场与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的手段,信息战为主要战斗风格,和信息优势为主要对象 。
它是继冷战之后,以士兵体力为基?。曰的芎突芪鞯嫉娜日剑?包括信息战,以信息为核心的新型战争 。
信息化战争的定义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走机械化信息 , 化复合发展的道路 。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 , 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
【信息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信息战】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 ,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 , 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
信息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信息战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信息化战争形态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信息化战争初级阶段 。
萌芽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海湾战争为确立标志 , 在科索沃战争中趋于成熟 , 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作信息化主导下的新型机械化战争 。
这一阶段的战争物质基础是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含量的机械化平台、相对分立的传感器、以树状拓扑为主的C3I系统、精确制导弹药、电子战装备以及隐身飞机等少量新概念武器;
军队技术变革主题是“连点成链”,即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军事体系,建立“侦—控—打—评”等重点链路、形成简单闭环并快速向网络化方向生长 。
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例,当时美英联军已拥有了较强大的战场信息化网络,能够将侦察、监视、指挥、控制、通信等系统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实时共享各类信息资源 。
二、信息化战争中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自然扩张和平滑过渡 。
这一阶段起始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前后 , 预计将延续至未来20年左右 。这一阶段的战争物质基础主要是信息化主战装备与弹药、综合化战场传感体系、栅格化信息传输网络、网电一体化的信息战装备和具有辅助决策能力的指挥控制系统等 。
与初级阶段相比 , 装备体系的概念与构成发生较大变化但未发生根本性颠覆,大中型装备在主战装备体系中仍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 。
三、信息化战争高级阶段是对中级阶段的深度扬弃与颠覆性发展 。
这一阶段的战争物质基础是新质机械化与新质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造就的“军事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包括泛在化智慧化的战场传感体系、智能化超能化的主战装备体系及弹药、实时化分权化的协同任务规划体系、分布式自主化的作战编队与集群等 。
作为战争形态主要标志的主战装备体系,无论是概念还是结构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一代核武器、空间攻防作战平台、天基战略打击武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跨界飞行器、洲际战略轰炸机、空天防御系统、网络战武器和战略电子战武器等将构成战略威慑与打击的中坚力量,
而各类智能化的无人机、无人车辆、无人舰艇、外层空间机器人、水下自主航行器、纳米仿生机器以及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新一代网络电子战武器等将集中取代传统的战役战术武器成为战场新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