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偏光镜,偏光镜的使用和功能偏光镜的使用环境场景和调节技巧

偏光显微镜使用方法偏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校正目镜分划板十字线 。将目镜上的卡榫插入镜筒上适当的卡口,使目镜分划板十字线处于东西(横丝)、南北(竖丝)方向 。
偏光镜的校正
(1) 确定下偏光镜(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将上偏光镜(检偏振镜)自镜中推出,只用下偏光镜观察工作台上 。转动工作台,当黑云母解理缝与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平行时对黑云母吸收性最强,此时呈现深棕色;当解理缝与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垂直时,黑云母吸收性微弱,此时晶体呈现淡黄色,据此就能确定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 。
(2)调整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与目镜分划板十字线横丝平行:将黑云母解理缝与目镜分划板十字线横丝平行 , 转动下偏光镜至黑云母呈现深棕色位置 , 此时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平行横丝,其刻线应对准0°或180° 。
【如何使用偏光镜,偏光镜的使用和功能偏光镜的使用环境场景和调节技巧】(3)确定上偏光镜(检偏振镜)与下偏光镜(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正交:将黑云母切片取出,推入上偏光镜,如果视域呈黑暗,则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正交;否则转动上偏光镜直至视域最黑暗 。
物镜中心调节方法
(1)观察旋转工作台上的切片,在切片中找一小黑点,使位于目镜十字线中心 。
(2)转动工作台,若物镜光轴中心O与工作台中心不一致,黑点即离开十字线中心绕一个圆转动 。圆的中心S即为工作台的中心 。
(3)将小黑点转至距十字线中心最远的1点处,旋转物镜座上两个调节螺丝使小黑点自1处移至O-1直线的中点(即1点距十字线中心距离的一半) 。
(4)如此循环进行上述三步骤可使物镜光轴与旋转工作台中心重合 。
用低倍物镜时,应将锥光镜移出光路 。用高倍物镜及观察锥光图时,必须将锥光镜转入光路,并适量调节锁光圈大小 。
在高倍物镜下看锥光图时才需将勃氏镜加进光路 , 并可在照明光源上加毛玻片 。在观察微小矿物时 , 应在光路中加入小孔光栏 。
当用人工照明光源时 , 可在下偏光镜下加蓝色滤色片,以使视场亮度色调均匀 。
薄片置于物台上时,薄片盖玻片必须向上,并用弹簧夹夹住薄片 。8.当使用高倍物镜观察时,一般都先用低倍物镜来寻找目标,并使观察目标移向视场中心 , 然后更换上高倍物镜 。调换时,应将镜筒升高使物镜离开切片,这样可避免因物镜碰到切片而使切片走动 。同时应注意不使物镜调节螺丝走动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先旋转微动手轮,使微动处于中间位置 , 再转动粗调手轮,将镜筒下降使物镜靠近切片(从侧面观察) 。然后在观察切片的同时再慢慢上升镜筒至看清矿物象为止,这样可避免物镜与切片相互碰撞而压坏切片和损坏镜头 。
粗调手轮如发现太松或太紧时,用手握紧一只粗调手轮 , 转动另一只手轮做适当地调节 。
相机偏光镜使用方法一般常用的是圆形偏光镜,是有两片可以相对转动的镜片组成,使用时镜头对准拍摄物体,用一只手轻轻转动最前面的镜片 , 在取景器里观察拍摄物体 , 用于消除反光时当观察到消除反光效果最好时停止转动,随即拍摄即可 , 当用于加强蓝天效果时 , 和上述方法相同,观察到天空最蓝时停止转动随即进行拍摄 。
什么是偏振镜 偏振镜怎么使用【详细介绍】什么是偏振镜?
偏振镜,也叫偏光镜,简称PL镜,是一种滤色镜 。根据过滤偏振光的机理不同,偏光镜可以分为圆偏光镜(简称CPL)和线性偏光镜(简称LPL)两种,这两种的作用是相同的 。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偏振镜的使用指南分享 。
什么是偏振镜?
偏振镜,也叫偏光镜,简称PL镜 , 是一种滤色镜 。偏振镜的出色功用是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 , 在彩色和黑白摄影中常用来消除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 , 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 。例如 , 在景物和风光摄影中,常用来表现强反光处的物体的质感,突出玻璃后面的景物 , 压暗天空和表现蓝天白云等 。
根据过滤偏振光的机理不同,偏光镜可以分为圆偏光镜(简称CPL)和线偏光镜(简称LPL)两种 。
偏振镜的使用指南
正确安装滤镜
将滤镜拧在镜头上,注意保持清洁,认真擦去灰尘 , 避免用手指接触镜片 。然后慢慢转动偏振镜,你会发现画面中光线的变化 。光源照射方向和反光面的角度都会影响最终效果 。
设置快门速度
在使用偏振镜时要注意快门速度的设置,偏振镜可以让色彩更加饱和,但是它也会减少镜头的进光量 。为了过慢的快门速度影响成像清晰度,最好能保证安全快门速度,或者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 。
转动偏振镜
调整好曝光参数后 , 就可以开始拍摄了 。选择好构图,眼睛看着取景器,并转动偏振镜,你会发现天空的颜色变化非常大,你也可以换个角度 , 体会不同光线对偏振镜工作的影响 。
实战技巧
注意光源的位置
在使用偏振镜的时候要时刻谨记光源的位置和角度,以此来决定你的拍摄角度 。当太阳光和拍摄角度垂直时,偏振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 根据你要达到的效果,调整拍摄的角度 。
由于偏振镜的效果会根据光源的角度而变化,所以在拍摄风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天空色彩明暗不均匀的现象 。这时候要调整相机的角度,转动偏振镜,以达到最自然的效果 。
不要过度使用偏振镜
虽然偏振镜非常有用,但也要把握程度,比如在使用广角镜头时,天空与太阳的角度不同 , 压暗效果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还有就是要防止色彩过度饱和,也会损伤画质 。
保证曝光正确
偏振镜可以减少镜头的进光量,快门速度会相应减慢 。这时候要防止相机抖动,及时查看直方图,以保证相片的曝光 。
消除强光和反光的细微影响 提升风光照片的质量
有些风光照片中没有平静的水面和大面积的蓝天,但是你仍然需要偏振镜 。比如在下面这类瀑布的场景中,加装了偏振镜,画面下方岩石上的苍白的反光被消除,而 绿色的青苔和植物的饱和度增强,画面的细节更加丰富 。在拍摄时千万不要只把偏振镜拧在镜头前面,多转动镜片,寻找最合适的效果 。你可以多拍几张,在电脑上 放大,查看镜片角度不同带来的细微变化 。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和校正一、装卸镜头
首先将选好的目镜插入镜筒上部 , 并使十字丝处于东西、南北方向上 。然后,选择适当倍数的物镜装入镜筒的下端 。由于偏光显微镜的类型不同 , 物镜的装卸方法各异 。如弹簧卡型,须将物镜的小钉夹于弹簧卡的凹陷处;转盘型,须先将物镜安装在可以转动的转盘上 , 再将选用的物镜转到镜筒的正下方,恰至转盘槽内(有轻微响声)卡住为止;螺丝扣型,将选用的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螺丝扣上 , 拧紧即可 。
二、调节照明(对光)
装上中倍物镜(8×或10×)及目镜,推出勃氏镜和上偏光镜,打开锁光圈,使偏光显微镜的光路畅通,然后观察镜筒内视域 , 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或者打开光源电源,进行调节,直至视域最亮为止 。
三、调节焦距(准焦)
欲使物像清晰,必须调节焦距 。其步骤如下:先将矿物薄片置于载物台中心,用薄片夹夹紧(必须使薄片的盖玻片朝上 , 否则不能准焦);然后从侧面观察镜头,转动镜筒粗动螺旋 , 将镜头下降到最低位置,若用高倍物镜则需下降到几乎与薄片接触为止 。再从目镜中观察 , 旋转粗动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升至视域内物像基本清楚后,再旋转微动螺旋,使物像完全清晰为止 。Olympus BX41型显微镜镜筒是固定的 , 调节焦距由升降物台完成 。
准焦以后,物镜前端与薄片平面之间的距离称工作距离 。其长短与物镜的放大倍数有关,低倍物镜的工作距离较长,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较短 。新型的显微镜大多设置了安全限高装置 。
四、校正中心
显微镜上载物台的旋转轴、物镜的中轴及目镜的中轴应处于一直线上,这样,当转动载物台时 , 视域中心的物像原地不动,中心以外的物像则绕中心作圆周运动 。如果上述三轴不在一直线上,则称为中心不正 。此时,旋转物台 , 视域中心的物像会偏离视域中心,甚至跑出视域之外,妨碍观察 。这时必须进行中心校正,使物台旋转轴与物镜中轴吻合 。中心校正的正确步骤如下:
(1)将物镜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准焦后在视域里选择薄片上一点a,移动薄片使点a位于十字丝交点(图3-6A),将薄片固定 。
(2)旋转物台一周,若点a离开中心,以另一圆心o点作圆周运动(图3-6B),则证明中心不正,需要校正 。
(3)旋转物台180°,使a点由十字丝交点移至a′处(图3-6C) 。
(4)扭动物镜上的校正螺丝,使a′点移至偏心圆圆心o点,初校即算完成(图3-6D) 。
(5)移动薄片,将点a从o点移至十字丝交点旋转物台检查,若已校好,则点a不动(图3-6E , 图3-6F),否则尚需重复前述操作步骤加以校正 。
图3 6 校正中心步骤示意图
当偏心很大时 , 转动物台a点由十字丝交点跑出视域之外,则可以根据 a点移动情况估计偏心圆的圆心位置和直径,将点a转回十字丝交点,扭动物镜上的校正螺丝,使点a向偏心圆的圆心点的反方向移动相当于偏心圆半径的距离,然后按偏心不大的情况校正 。
五、偏光镜的校正
偏光显微镜上的上、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应当正交,下偏光镜振动方向PP应平行于东西方向 , 上偏光镜的振动方向AA应平行于南北方向 , 即分别与目镜十字丝平行 , 如果不是这样,就必须加以校正 。
1.下偏光镜振动方向的确定
通过黑云母颜色变化来确定 。在单偏光镜下使用中倍镜准焦后 , 在薄片中找一个具有极完全解理的黑云母(⊥001切面,见图3-7,图3-8)置于视域中心,转动物台,当黑云母颜色最深时,解理缝的方向即为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PP 。
图3-7 黑云母光性方位图
图3-8 下偏光镜振动方向的确定
由于黑云母解理面内有较多的色素离子,如:Fe3+,Cr3+,Ti4+ , Mn2+等,它的排列较紧密,当光波平行这一方向振动时 , 吸收性强 , 颜色较深 , 故Ng、Nm呈棕褐色,垂直黑云母解理面的色素离子(Fe3+ , Ti4+,Mn2+)排列稀疏,并与K+呈相间排列 , 吸收性差 , 颜色较浅为Np,呈浅黄色 。
2.上偏光镜振动方向的校正
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调整好后,推入上偏光镜,如果视域呈黑暗,说明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正交;否则应转动上偏光镜的偏振片 , 直至视域最黑为止,即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已经正交 。
六、视域直径的测定
(1)测量中倍或低倍物镜的视域直径,可用透明方格纸或带刻度的三角板测量,测量时将它们放在载物台上,对准焦点,观察视域直径等于几毫米 , 将此数值记录,以备日后查用 。
(2)高倍物镜视域直径,可用载物台显微尺测量 , 载物台显微尺总长1~2 mm , 刻有100~200个方格,一般嵌在玻璃片上,每小格相当于0.01 mm 。
测量时将载物台显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对准焦点,使它的零点与目镜微尺的零点重合,观察视域直径等于显微尺的几小格,若为20小格,则视域直径为20×0.01 mm=0.2 mm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