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视线4攻略 神秘视线8攻略视频( 四 )


  • 增加近3000个座位,设置中看台
增加近3000个座位,设置中看台
与老工体的6.5万个座位相比,未来工体增加了近3000个座位 。而且,除了上看台、下看台外,还增加了中看台,以及包厢层、Club层等空间 。同时,各层都配置了为球迷服务的休息厅,提供多样的观赛、休息、活动场所和服务 。
观众不仅可以在看台上观赛,还可以在球场内的餐饮及零售点享受服务,并通过视频、投影等方式实时关注比赛进程 。
  • 无缝接轨地铁3号线、17号线
无缝接轨地铁3号线、17号线
改造复建完成之后的工体将无缝接轨3号和17号两条地铁线,并以交通线网为骨架,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所有的商业配套也将随之移至地下空间 。这些地下配套设施将在观众完赛离场前往地铁时拉长疏散时间,进而起到缓冲作用 。观众也可以更方便的从地面层、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前往地铁站厅,防止大量人群在地面汇集和移动,进而确保公众安全 。
  • 看台设置新风系统
看台设置新风系统
据杜松介绍,考虑到地下空间的气流较弱,空气的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观众的身体感受,因此工体专门在第一层看台10排往前的座位设置了新风系统,新风出口就在座椅下面 。增加了新风系统之后,可以进一步增加现场观赛的舒适度 。
  • 彩色清水混凝土工艺最大单体建筑
彩色清水混凝土工艺最大单体建筑
此次工体外立面建筑结构构件、看台碗等区域,采用了彩色清水混凝土工艺,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彩色清水混凝土工艺应用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 。
对于这样的设计构想,杜松解释称:“北京的建筑要庄重典雅,要把现代功能与悠久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老工体外饰面采用的是当时常用的装饰混凝土砂浆面层工艺,改造复建后采用彩色清水混凝土,在材料的外观质感上与老建筑形成呼应 。同时,混凝土表现出的结构力度感与足球运动的力量、速度贴合,与体育建筑的性质相呼应 。此外,清水混凝土工艺在工程进度、新材料运用上也有较大的补益,既遵循传统又不失现代工艺的有机结合 。
改造迫在眉睫:场上欢呼雷动时,后排座位晃动
60年来,从“苇坑上的奇迹”到“圣工体”,工体存在的意义已超越了建筑本身 。但是,去年工体开始改造复建,也是在大量专家论证后不得已的选择 。
据杜松介绍,工体始建于1958年,1959年建成,后来又历经1990年亚运会、2001大运会、2008年奥运会、2010年功能设施调整四次重大改造过程,涉及结构加固、抗震加固、设施改造等 。1958年设计的工体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到2008年实际已到最初设计年限 。
“为了2008年奥运会使用,我们采用了很多技术措施对主体结构进行结构加固,又确定了12年的继续使用年限,2020年工体再次达到使用年限 。早在2018年,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心对老工体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结论为Deu级,也即意味着建筑整体安全度已满足不了使用 。”杜松这样表示 。
老工体可谓1959年始于足球赛,2019年终于足球赛 。追忆1959年9月4日,工体建成后首次使用场地,当天连续进行了两场足球赛 。60年后的2019年12月1日,工体中圈里面草坪修剪出“北京”两字 。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能的比赛成为老工体最后的告别赛 。
据国安俱乐部工作人员回忆,当场上欢呼声雷动时,后排座位已经在晃动 。此时,不知多少人为此捏了一把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