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峡怎么关了 关峡属于哪里


翠竹编就致富梦
秦州区大门镇关峡村竹编采访侧记

躲避峡怎么关了 关峡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天天天水网记者 刘晓亚
很小的时候,每到农忙季节,母亲都会拿着竹箩和筛子,努力把每一颗粮食收拾到仓里,那竹箩和筛子由于用的年代久远,经过粮食和母亲双手的冲磨,粗细均匀的竹子已经从青黄色变成琥铂色 。每当年幼的我问起这竹箩和筛子是买的,母亲就会告诉我一个在小孩子心里来说很遥远的地方--大门 。
要到大门去看编竹箩和筛子成了我心中一个一直存在的愿望 。直到2016年跟随秦州区“大查大比”督查组到大门镇的关峡村采访,才在竹箩和筛子的产地见到了乡亲们编制的竹箩和筛子 。
今年前半年,在秦州区一个会议上见到了已荣升大门镇党委书记的高中同学于永平,一见面于书记就说:“现在我们大门的竹编搞了许多创新,市场效益相当可观,成为我们创业致富的主导产业,有机会一定给我们的竹编做个采访 。”
近日专程采访了大门镇关峡村的竹编 。大门镇关峡村共有279户1338人,村庄坐落在生态林缘区,林地面积1700余亩,村民收入以传统农业、劳务经济和竹编产业为主,是深度贫困村 。
躲避峡怎么关了 关峡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沿着平展的同村公路走进关峡村,在大路边上竖着一个仿古招牌,“关峡竹编”几个字十分抢眼 。紧挨着招牌有一座农家院落,大门上挂着一个“天水市秦州区润生竹编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牌子 。
走进院落,大门两侧整齐的摆放着已经加工好的竹条、竹簚以及山核桃皮,一座水池里泡着一捆翠绿色的竹子,屋顶上也晾晒着许多粗细不一的竹条 。从一间房子里传出说话声和金属刮过擦的声音 。推门而入,房间里坐着四个老人,一个在用镰刀刮竹子,一个在劈竹条,一个在启竹簚,一个在编小竹篮 。他们四人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娴熟的完成着各自手上的活计 。“拍这干啥,这个手艺我们庄里多数老年人都会 。”一位老人说 。
躲避峡怎么关了 关峡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在老人干活的房间隔壁的两间屋子里,堆放着各种半成品 。“这些都是合作社成员从自己家里加工好交上来的零部件,只要最后加工组装就是成品了 。”刚刚从外边赶来的合作社负责人张润生指着那些半成品说 。
躲避峡怎么关了 关峡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张润生是关峡村的文书,他从祖辈手里继承了竹编手艺,农闲时节总是做些竹箩、筛子出售以补贴家用,2013年他出头成立了润生竹编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一直加工传统的竹箩、筛子,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生产加工相对粗糙,再加上现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萎缩,市场对竹箩、筛子的需求明显减少,导致市场销路不佳,从事竹编生产的人员较少,一直处于停办状态 。
躲避峡怎么关了 关峡属于哪里

文章插图
2018年4月润生竹编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停办5个年头后又一次“重启” 。合作社这次“重启”不仅得到了高人的指点,还找到了“功夫秘籍” 。高人的指点就是改变竹编产品的对接市场,以前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竹箩、筛子主要对接农村山货市场,现在要转变观念,想法让这种绿色无污染的产品走进城市的消费群体,“功夫秘籍”就是把传统直径42厘米左右的竹箩、筛子的设计进行改变,精细加工生产直径30厘米的竹箩、筛子,并且在保证传统工艺的同时,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工艺水平,经过改进后的竹编产品在当年6月份的伏羲文化节上大受追捧,试生产的200余件产品全部售罄,还签订了85笔订单 。7月5日大门竹编又被邀请参加兰洽会的展销,销售依然火爆 。说到兰洽会销售的场面,张润生依然记忆犹新,“记得那是展销的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们提前准备的所有产品已经全部卖光了,这时来了一位老太太,她说自己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展会上有卖竹箩、筛子的,一种亲切的感觉唤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她倒了几趟公交车才赶来,为了现场能卖到我们的竹箩和筛子,可惜的是当老太太来时我们的产品全部卖完了,看到老太太失望的神情,我让她留下联系地址和电话,回天水后专门给她邮寄一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