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谈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从中医谈平衡膳食的重要性】从中医的角度来谈饮食平衡的重要性 , 主要可从平衡膳食和偏食有害两方面来说明 。

从中医谈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文章插图
1、平衡膳食
所谓平衡膳食是指膳食的种类及其所含的水谷精微 , 要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 使其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 。
日常膳食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 。平衡膳食要求各种食物在膳食中种类、数量都应有适当的比重 。早在《内经》就对平衡膳食有了较完整而科学的论述 。如《素问·脏器法时论》说:“五谷为养 , 五果为助 , 五畜为益 , 五菜为充 。”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平衡膳食所应包括的食物种类 , 还阐明了各类食物在平衡膳食中所占的地位 。
根据唐代王冰所注 , 五谷为粳米、小豆、麦、大豆及黄黍;五果为桃、李、杏、栗、枣;五畜为牛、羊、猪、犬、鸡;五菜为葵、藿、薤、葱、韭等 。这说明在我国很早以前 , 人们摄取食物就是多种多样的 。粮食谷物、动物类及蔬菜、水果等类食物在膳食中都应有适当的比重 。只有通过平衡膳食 , 人体才可以获得全面的营养 , 使其水谷精微充足 , 气血旺盛 , 脏腑安和 , 人体保持充沛的精力 。
2、偏食有害
饮食要多样化 , 要使其饮食的五味得当 , 荤素食协调 , 饮食的寒、热、温、凉适度 。若饮食有所偏嗜则可能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 , 阴阳偏盛偏衰 。某些营养物质摄入过多 , 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
五味与五脏 , 各有其亲和性 。如果长期偏食某种食物 , 久之可以损伤内脏 , 发生病变 。《素问·生气通天论》就说:“味过于酸 , 肝气以津 ,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 大骨气劳 , 短肌 , 心气抑;味过于甘 , 心气喘满 , 色黑 ,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 脾气不濡 , 胃气乃厚;味过于辛 , 筋脉沮弛 , 精神乃”《素问五藏生成论》又说:“多食咸 , 则脉凝泣而变色央 。多食苦 , 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 , 则脉急而爪枯;多食酸 , 则肉胝胎而唇揭;多食甘 , 是则痛而发落 。”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五味偏嗜 , 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后果 。
饮食的冷热也不宜有偏嗜 , 如《灵枢·师传》说:“饮食者 , 热无灼灼 , 寒无沧沧 。”《金匮要略》也指出:“服食节其冷热不遗形体有衰 。”都说明了饮食不能偏嗜冷或热 。如果过食寒凉 , 贪食生冷瓜果 , 日久则损伤脾胃阳气 , 导致脾胃虚弱 , 寒湿内生 , 而发生腹痛、泄泻等病 。若妇女偏食生冷 , 则可造成寒湿滞于胞宫 , 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等病 。若过食辛温燥热 , 则可使胃肠积热 , 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等症 。同时 , 进食不宜温度过高 。据现代医学认为进食温度过高 , 可能诱发食道癌 。
总之 , 饮食偏嗜会造成人体阴阳失去平衡 , 脏腑功能受损 , 或某些营养不足 , 或某些营养过剩等不良后果 。所以应当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