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地雷战游戏 抗日地雷战游戏


紫阳十记(二)
县医院(3)
“山”
紫阳是山城 。

手机地雷战游戏 抗日地雷战游戏

文章插图


开门见山这个词对于城里孩子来说,可能只是作文手法,但对于我,则不是虚指,而是事实 。
1980年代,我家住在县医院半坡上二层筒子楼里,楼下是深达数十米的大斜坡 。坡下草木杂生,郁郁葱葱 。每天清晨一开门,远处的大巴山即闯入眼帘 。尤其是天气晚来秋之时,一阵空山新雨之后,大巴山更是清晰醒目,摄魂夺魄 。仿佛近在咫尺,实则远在天边 。
毫无疑问,这就是城里人心心念念的“山景房”的感觉 。但赏景需要心情 。有心,触目皆景 。无心,有景不闻 。正如渔民看腻了海,山民也烦透了山 。对于天天开门见山的紫阳人,对于山,早已没有审美,只有疲劳 。尤其是那些志存高远的青年人,最大的愿望,便是翻山越岭——到山那边去 。而那些已被大山封死了前途和钱途的中老年人,甚至会对山产生怨恨 。
可那时,我只是八九岁的孩子,还没有少年维特的烦恼和宿命论的困扰 。所以,我不烦山,我爱看山,我爱山 。
紫阳城北的神峰山,我是爬过的,但具体情形在记忆中却没留下痕迹 。因为那时紫阳人还没有旅游产业的概念 。神峰山只是野山,没有安全的登山步道 。而我年龄又小,只是跟着几个大孩子在山脚下玩了玩水,便因为夕阳下山影的逼近仓皇归家 。
紫阳县域南北长,东西窄,状如枫叶 。神峰山在北,仙人洞在南,二者遥遥相对 。宋代道士张伯端自浙江云游而来,见此地“紫气东来,阳光普照”,遂止步于此,取号紫阳真人 。后在神峰山对面的翁儿山麓仙人洞潜心修道,终成一代道教宗师 。
有典为证,《陕西通志》载:“县南紫阳滩旁有三洞,乃紫阳真人所居,称为紫阳洞 。”
紫阳县即由此得名,且成全国唯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 。
好一个“紫气东来,阳光普照”!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此言非虚 。每日身处大山之中,常有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感 。一年四季,阳光普照的时候居多,湿度一大,县城上空即“紫气东来”,宛如仙境 。
以上所述,只是中年之我的索骥钩沉,了无生趣 。当年之我只是孩童,哪会关心这些 。我只记得,自己常常趴在阳台上,举起精心折叠的纸飞机,先对着机头哈一口气,然后奋力一扔,想象着它能跨越沟坎树木,飞到对面的大山上 。
当然,儿童的想象力最终败给了万有引力 。我的纸飞机大多在坡下三四十米的草丛中坠毁 。
如今,幼年时对飞翔的渴望和对自由的期许仍时时盘旋于我的脑海,令我感到万分甜蜜 。因为和城里的孩子只能在平地扔起飞机相比,我童年时代的纸飞机至少能滑翔很长的距离 。只要飞机不落地,它美妙的轨迹就能在我的视野中多停留一秒 。这显然比平地起飞的猝然坠机要令人欣慰 。
除了我家的阳台,飞纸飞机还有一个绝佳的去处 。那就是我家坡下的垃圾山顶 。这真是一座垃圾堆成的“山”,其规模对于城市人来说不可想象 。从“山脚”到“山顶”约有二三百米之长,与水平地面约成45度角 。从“山顶”向下俯视,颇有壮观之感 。
按理说,垃圾堆苍蝇乱飞,恶臭袭人,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我们一群八九岁的小男孩却偏偏喜欢在这里玩 。一是喜欢在这里捡烟盒和糖纸 。二是喜欢在这里扔石头飞纸飞机 。
那个时候,收集烟标是男孩最热衷的事之一 。“黄金叶” “大前门”“金丝猴”……我们对这些烟标视为珍宝,每得到一种新的,都会欣喜不已 。而垃圾山就是我们淘宝的所在,每天放学之后,我们都会到这里来溜达一圈,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我们也常常为争抢一个烟标而发生冲突,虽然不致于大打出手,但骂骂咧咧却是常有的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