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 ,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 , 下称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高工锂电年会上透露了宁德时代技术最新进展 , 其材料和结构创新均在持续突破 。
宁德时代团队基于BMS的全新算法 , 提出并实现了在单个电池包中布置AB两种不同电芯的设计方案 , AB既可以是铁锂+三元 , 也可以是锂电池+钠电池 , 还可以是其他更多种不同组合的混搭 。
文章图片
曾毓群同时透露 , 宁德时代在全球首创的CTP技术目前已升级迭代出第三代 。 相比上代 , 电量提升13% , 减重10% , 能量密度、体积效率继续引领行业最高水平 。
文章图片
此前 , 宁德时代曾公开表示对于无钴电池、全固态电池、无稀有金属电池等下一代电池和行业内的新兴技术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并开展技术布局 。
曾毓群还发出呼吁 , 全行业要加快打造成本竞争力、质量竞争力以及低碳竞争力 。 一是国内要尽快研究提出中国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和法规要求 。 二是全产业链要共同努力降碳 , 宁德时代已经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 在采购时会把材料的碳排放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 并且这个因素会越来越重要 。
文章图片
“新能源行业的确定性机会已经到来 。 ”曾毓群表示 , “全球来看 , 电力和交通是碳排放的大户 , 而电力和交通的转型 , 都需要大容量电池作为保障和支撑 。 在市场层面 , 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落地 , 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在快速增长 。 ”
以下是宁德时代12月22日发布的董事长曾毓群在2021高工锂电年会上的发言全文:
应该说过去十年 , 大家进入锂电池行业 , 是抱着一个美好期待 , 那就是相信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是未来方向 , 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未来会有用武之地 。 如今 , 美好的愿景已经变成了现实 , 预期中的机会现在也成为了确定性机会 。
一、碳中和已从全球共识变成全球行动
2021年 , 虽然新冠疫情仍不断反复 , 但全球绿色发展的决心没有减弱 , 反而不断加强 , 并落实到各国实践中 , 很多政策法规持续出台 , 逐步具体化 。 中国成立了高规格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 , 正在构建 1+N 的政策体系;欧盟承诺2030年底 , 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 , 并发布了一揽子计划 , 涉及能源、运输、制造、航空、航运、农业等众多产业 , 其中汽车行业2035年碳排放要降低100% , 也就是实现零排放;美国宣布重返巴黎协定 , 并提出2030年零排放汽车占比将达到50% 。
全球来看 , 电力和交通是碳排放的大户 , 而电力和交通的转型 , 都需要大容量电池作为保障和支撑 。 在市场层面 , 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落地 , 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在快速增长 。
另一方面 , 这样的高景气度使得新能源领域成为最具活力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板块之一 。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 , 面向1.5度温控目标 , 未来三十年 , 全球在能源领域、交通领域的投资额 , 将从平均每年五六千亿美元 , 提高到每年约两万亿美元 。
所以说新能源行业的确定性机会已经到来 。
二、宁德时代四大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在材料创新方面 , 本质上是计算水平的比拼 , 我们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研发平台 , 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 都嵌入到电池研发 , 实现理性设计 。 这个平台大大加速了我们在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无钴无贵金属电池等新化学体系方面的研发进程 。 除了开发新体系 , 我们也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 , 通过高通量计算精准定位出全新掺杂元素 , 将其嵌入传统材料 , 实现现有材料的全面改性升级 , 使得工作电压、能量密度等指标进一步提升 , 使传统材料焕发新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