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路上一马平川 一马平川之之相风水


原文地址:探寻使赵村闫家作者:老高 使赵村在八十年代以前,属榆次的郊区 。改革开放,城市日益发展,昔日的郊区村镇,如今几乎成了城中村 。使赵村是一个很有历史的村子,村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以前 。因一马平川,从风水上来讲,属最适宜人居的梁土,也就有了大赵村之说 。因风水的好,不仅历代人烟旺,也造就了不少的人杰 。一代代昌盛不衰 。到如今,在榆次这块地面上仍占雄风 。村人富裕,百姓安康,一个城中的繁荣村镇,一个都市中的名星 。
使赵村原先叫大赵村,唐朝818年在使赵村埋了三位战功卓著的三位将领 。父:太保李良臣、子:节度使李光进、子:太尉、节度使李光颜 。三位将领两位为节度使,唐王为纪念这三位爱将,大赵村因此而更名为使赵村 。因三位将领,有了榆次三通碑之说,也称为三李碑 。这一史海沉钩,给榆次的历史文明,留下了珍贵的一笔 。使赵村不仅人旺、官旺,在晋商史上,山西这块地面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财旺,说不上之首,也难说不是 。
说起使赵村的旺,来源于历史上的铺垫 。使赵村如雷贯耳的闫氏家族,在榆次无人不晓 。从大唐时期,闫氏始祖闫仕芸大将军,受唐王的派遣,来使赵村看守三李的坟墓,并赐土地2500亩 。不仅给使赵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安定 。洋洋几千年,直到全国解放 。一个世宦家族,兼着经商的闫家,创下了长盛不衰的历史 。在大明—大清,成为山西四大旺族之一 。闫氏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人,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凡的姓氏 。据闫氏后人,47代长孙闫新明讲 。
闫新明是使赵村的一个普同农民,虽小学毕业,却是一个很有心,很有水准的中年汉子 。他不仅详细记载了闫氏家族,从古到今的发展,也记载了使赵村历史上至今的变迁 。自费印了好多的小册子,散发与村人,意在让历史上辉煌的使赵村,一代一代流传与世 。闫新明是一个很热情的汉子,我五六次上门,才找到了忙与生计的他 。不惜事务,整整一天的时间,把使赵村与闫家的历史讲了个倍细 。可称得上使赵村,及闫氏家族的活历史 。滔滔不绝,让我这个喜好地方历史的人,辛苦得到了丰厚的汇报 。也给地方文化,留下了珍贵的笔墨 。一个历史文明的功臣,为了更加完善使赵村与闫家的历史,不惜自费沿着祖上的足迹,奔波在祖国的大地上 。
榆次区域历史上有名的大富商,我寻访了不少 。起家的经历与所经营的项目,基本大同小异 。艰辛曲折,分分厘厘,抠抠扒扒而渐富 。冒险一夜起家的有,但很少 。很多商人所经营的无疑是,当铺、日杂、百货、药铺、小五金、茶叶、布匹、绸缎、酒坊、粮行、食品、票号,一些小作坊等等 。而使赵的闫家,在民国以前的生意与众多富商差不多,当铺生意居多 。闫家的“同心当”一百多处,遍布全国各地,总号设在太原 。闫家有两点不同与晋商人 。因闫家世代为官而造就了实力雄厚,在做生意上,没有其他商家,起家的艰辛与曲折 。从大唐—民国年间,无论在哪开商铺,闫家都是直接制房买地放炮开张 。轻松的很,没有那种小打小闹,扣扣扒扒渐渐起家的经历 。闫家生意名目繁多,但没有票号一项 。到了清末民初,闫家的生意就与众不同了 。使赵闫家到清末明初,以闫哲成为代表,开起了大工厂,脱开了祖上与众多富商开商铺为生的框框 。闫哲成又名闫俊文,与其他富商合股开办了晋华纺织厂、郑太铁路等 。闫哲成焉何成为晋华纺织厂的十大股东之一 。(龙柏村康二英为晋华纺织厂的股东之一,后不知道何因,康二英把他的股份全部转卖给闫泽成 。)自己独资,天津国安制药厂,西安华达织布厂,天津太平洋汽水公司 。榆次协成染厂 。(榆次协成染厂,闫泽成与大张义村孙济忠原是合股开办的 。后孙济忠把全部股份转于闫泽成名下 。)西安十二铝厂等 。闫哲成是一个性情中人,喜好晋剧,在天津兼任商会董事时,办有一个规模完整的晋剧团,自己任团长 。闫哲成虽是个资本家,但思想很先进,是一个开明的资本家 。在抗战时期,为八路军买枪,买电讯设备并捐资无数 。为了使赵村往西的十七村耕田灌溉,与人合修了一条从源涡潇河大坝,一直出使赵村到太原界的引水灌溉渠 。当时叫天一渠,后闫哲成改名为黄龙江 。这条利民渠,开工、挖渠、竣工典礼的照片,闫家人保存的很完整 。其场面人潮如涌,好不壮观 。这条渠,无疑是一条功德无量的渠,后来又成为榆次城排生活污水的主要通道 。一人辛苦,千万人受益,在榆次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铭记于心的口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