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房如何防水,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有哪些要

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有哪些要求呢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的要求如下:
1、承重墙体门窗洞口的宽度,6、7 度时不应大于 1.5m 。
2、门窗洞口宜采用木过梁;当过梁由多根木杆组成时,宜采用木板、扒钉、铅丝等将各根木杆连接成整体 。
3、内外墙体应同时分层交错夯筑或咬砌 。外墙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左右放置一层竹筋、木条、荆条等编织的拉结网片 , 每边伸人墙体应不小于 1000mm 或至门窗洞边,拉结网片在相交处应绑扎;或采取其他加强整体性的措施 。

夯土房如何防水,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有哪些要

文章插图
古代夯土墙配方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文化最为灿烂的一个 。单说这墙体筑造,我国的先民们早在四五千面前的古代都已经发明并采用最经济实用的夯土成墙技术 。
那么很多人就会想了,这用土夯实形成的墙体是怎样避免受到水的侵蚀的呢?这个我们现代人能想到的问题,古人也不傻,自然有办法去解决 。接下来我就具体讨论,古代的夯土墙是如何做到防水 , 经久耐用的 。
夯土房如何防水,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有哪些要

文章插图
刚开始的夯土墙全部采用的都是天然土壤,然后用自制的铁锤或者石锤进行一层一层的夯实,最后就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墙体 。但是毕竟这样的墙是百分之百的土筑成的,完全不防水 , 晴天还好,遇到雨天 , 就可能坍塌 。
为此,我们聪明智慧的古人就在墙的顶部放上廉价易得的茅草或者其他可以遮雨水的 。一般都多出墙体两尺有余,这样不管狂风暴雨,夯土墙都可以安然无恙,毫发无损,等到墙头的草腐朽后,换上新草就可以了 。
夯土房如何防水,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有哪些要

文章插图
后来自从有了瓦这种防水材料 , 和人们审美标准的提高 。茅草就不再作为防水用具放在夯土墙上了,渐渐地都换成了更持久耐用的瓦,使得墙体看上去更加地美观,夯土墙也可以保存地更久一些 。
后来随着人们物质的丰富,和建筑技术的进步 。我们的先辈们有改进了夯土墙的防水技术,在夯土墙的外部堆砌一层石头或者粘土砖,从而就可以防止夯土墙因为受潮,而出现墙体脱落,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
夯土房如何防水,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有哪些要

文章插图
后来,自从有了新型的石灰,我们的智慧的先民们,就又在进行夯筑过程中,在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粉末 。都知道石灰是很好的干燥剂,它可以很好的吸收水份 。因此,可以使得夯土墙比较坚固和结实,再遇到水的时候,也不太容易被浸入内部 , 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 。
商代妇好墓妇好墓
1976年由殷商考古专家郑振香、 陈志达二位先生主持发掘的妇好墓,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的前列 。
妇好墓位于丙组基址西南,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 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 。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 。
妇好享堂(母辛宗)
妇好享堂、母辛宗,即是妇好死后 , 国王武丁为祭祀妇好,在其墓圹上所修建的宗庙建筑,妇好——庙号“辛” 。其墓上的享堂,卜辞称“母辛宗” 。这座建筑就是对母辛宗遗迹的科学复原 。
中国最早的女将军-------- 妇好汉白玉雕像
尊立于妇好享堂前的汉白玉妇好雕像,这是根据有关资料雕塑的 。你看它目光炯炯 , 不怒而威 , 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 。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 。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 。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 。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
殷墟是商王朝后期的王都 , 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殷至帝辛覆亡 , 历经8代12王 。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列《夏商周年表》确认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武王克商年为公元前1046年,共有200多年,商王朝居殷最久是无可争辩的 。
自1928年董作宾先生首次发掘殷墟至今恰是75周年 。殷墟早已蜚声中外 , 现仅就妇好墓的发现与发掘过程中的主要情况和收获作一回顾 。
一、妇好墓的发现与发掘经过
妇好墓位于当时小屯村的西北地,这里原是一片高出周围农田的岗地,1975年冬,掀起“农业学大寨”平整工地的浪潮,这片岗地成为被平整的目标 。要保护这片遗址必须提出充分的理由 , 由于过去没有在这一带作过发掘工作 , 对遗址内涵知之甚少,当时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共同商量,决定对重要遗址进行钻探 。小屯遗址的钻探工作由笔者负责,岗地上的棉杆尚未拔掉,只能在边缘钻探 。11月20日开始,经钻探得知耕土层下即出现殷文化层,而且靠东部东西长约70米的夯土比较厚 , 向西较薄 , 岗地南边是取土形成的断崖 , 断崖南面是空地 。我考虑如果将南边的断崖清理出来,所观察到的现象更为可靠 。于是11月23日开始清理断崖的工作,陈志达也参加了清理工作,清理了三天,铲刮出长约140米的断面 。东边显露出密集的夯土房基,向西地势较低 , 但仍有夯土 。夯土房基的发现,为保护这片遗址提供了重要依据 。经与村里的负责干部联系,请他们看过现场后,都表示同意保护 , 并说,今后也不在这里取土 。保护遗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并决定第二年进行发掘 。
经办理申报,批复手续后,于1976年春季开展了对小屯村西北地的发掘 。重点是发掘建筑基址 , 参加工作的人员有郑振香、陈志达,南京大学历史系张之恒教授也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发掘 。为弄清房基下边夯土的范围和性质发掘了1号房基,清除房基土之后,下面出现的是一长方形坑,内填夯土 , 其南边被取土挖掉,但经钻探得知向下仍有夯土 , 找到其南边缘,整体呈长方形,很像一座墓,但钻探时一杆探不到底,于是系绳下探,由于夯土硬且干,探铲带不上土,探到5米多仍未到底 , 有人说 , 小屯墓坑少 , 尽是“死夯土”(指房基土),影响民工的情绪 。于是采取先将局部向下挖,距地表深3米时停下来 。我与有经验的技工商量,我们还得钻探,一杆探不到底可以加接杆,用螺丝柠紧 , 如果超过6米深就接近地下水了,夯土成湿泥也不好探,需加柠杆(拧杆是横插在接杆顶端的),有位老工人说,用拧杆要两人推动 。我说,这好办,星期日停工,留下参加钻探的人员大干一天,目的是探到底,弄个水落石出,即是不是墓也放心了,在场的人表示赞同 。
5月16日是星期日,天气晴朗,我对大家说,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探到底,多打几个孔,只要探到底无论出现什么现象,都算完成了任务,工人们干劲很大,开始在边缘探,几个孔在不同深度都碰到似石头的硬东西,打不下去 。最后决心在中心部位钻孔 , 我想如果是墓葬应该有现象 。有位年轻人说 , 这可是关键的一铲 , 使得在场的人情绪有些紧张 。从距地表3米至6米深进度比较快 。从水井得知此处水位是6.5米 。故向下夯土变成泥,探铲探上的泥,上提时往往滑下去 , 这时加用拧杆用转动的力量向下钻孔 , 一铲铲下探,速度很慢,每铲上来都仔细看土质有无变化,工人们都很辛苦,从6米探到深7米用了半个多小时,正在推动拧杆下探时,突然探杆下陷了约70厘米,把杆下探的工人何保国紧握探杆,使尽全身的力气向下坠,探杆又下沉约50厘米,出现硬底 。这时在场的人谁也没有出声,小心翼翼地慢慢向上拔铲,探铲提上来了,满铲都是鲜红的漆皮,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 是墓葬,眼光敏锐的何振荣师傅发现铲内有件东西,他一把抓过来跑到水渠边上洗净,原来是一件玉坠,一座墓葬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
自5月17日开始集中力量发掘此墓葬,基口长5.6米、宽4米、深约8米 。当时对面积仅有20多平方米的一座竖穴墓,并未抱过高的希望,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挖掘墓的填土中就不断出现遗物 。遗物是分层埋入的,可分为6层,最先发现的是1件残陶爵,距地表深约3米,在墓穴东北部出现了一件大理岩的石臼,出土时底朝上,翻过来一看,臼孔内满染朱砂,色泽鲜艳 。这件臼的发现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其后相继出土数层文化遗物 。各层所出遗物不一一细说 。仅将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层简述如下,此层距墓口深5.6米,在墓室中部有叠压在一起的3件象牙杯和大量骨笄,大概原是放在木匣中的 。在其南面布满不同质料的随葬品,有石豆、成对的石鸟,精美的骨刻刀和一面铜镜,另有散放的骨笄多件 。取出上层遗物之后,露出压在下面的遗物,有两面铜镜,一件大石蝉,另有小石壶、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还有玉管,玛瑙珠等 。出土时色泽鲜艳 。清理完第6层已接近水面,但仍不断发现遗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刻有“司辛”二字的石牛、靠墓壁发现殉人骨架和狗骨架 。由于不断有新的发现,工地气氛十分活跃 , 尤其是小青年问这问那 , 有的问会不会出个“虎头彝”(指?。?。老师傅说,说不定会出个虎头彝让你们开开眼,旁边的人笑起来 。清理完这层遗物已临近水面,不再向下挖,水面以上的发掘告一段落 。
6月4~5日进行水下发掘的准备工作,原定6日开始发掘,但供电局未送电、工人们很心急,有位老师傅建议 , 用辘轳绞水可以下挖 , 对下边的情况多了解一些,已安排好下水的工人很赞成 。于是商定只挖北端和墓室中间一小部分,向下挖了不久,中部出了两件玉簋和1件石人 。北边大型铜器逐渐显露,最先露出水面的是大方鼎 。鼎耳出来了,长方形口也很明显 , 围观的人喊 , “铜炉”!大甗也露出水面 。大型铜器的出现令人惊喜,但考虑到安全,停止下挖 , 并找供电局联系,要求解决供电问题,以便抽水,供电局同志看了现场,答应第二天全天供电 。
7日早上先抽去坑内积水,9点以后气温上升,工人分组轮流下水操作 。先从椁室中部向下发掘,很快进入棺室,棺内布满玉器,开始取出1件向上传递1件,玉戈、玉人等不断送上来,但墓内遗物太多,传递太慢,于是将玉器放入水桶内 , 残铜器装入筐内,送上地面,一筐筐铜器取上来之后,用平车送到工作站 , 桶内的玉器由两人抬回去 , 陈志达与工作站的人员将玉器1件件用纸包好,放入纸盒内 。工地上墓坑上下的人员都在紧张操作 。大约午后1点多种,棺内的玉器,以及椁内的小型铜器已基本取出 。恰在这时出水量少了 。于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清理墓室周围陈放的大型铜器,大型铜器不能装筐,只能用绳索捆紧,再由强壮的工人顺着坑壁慢慢拉上来,由我记录下器物的出土位置排列顺序 。参加发掘的人处于紧张的劳动中,围观的人熙熙攘攘,其中也有懂得古物的,每取上一件 , 就有人喊,又是一件 , 三联甗架被拖上来了,有人说,六条腿 , 这是啥?旁边的人说,没见过 。偶方彝的器体取上来了,有个孩子喊,长方的像猪槽 。负责安全的人在极力维护秩序,要大家不要挤,以后让大家看,但围观的人兴趣不减,议论纷纷 。下午3点多,遗物取净了,最后将被朱砂和漆皮染红的水抽去,露出腰坑和生土底 。在水下操作的人非常自豪,有的说,这个墓挖得干净利落,侯德隆师傅说,亮底了,放心吧 , 不会丢下东西 。
发掘结束了,戴忠贤、屈如忠二人将发掘过程中未喝完的酒拿出来说,大家喝酒吧 。工人们边喝边议论,有的说,出了这么多小人,好几个虎头彝,真想不到 。也有的说,从来没见过这么个坑 。不久我们就在安阳工作站办了小型展览,各村的群众和安阳市的有关单位看了展览后表示满意,也为他们的家乡自豪 。
二、琳琅满目的随葬品
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 , 但保存完好 , 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是青铜器和玉器 。青铜器共468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礼器类别较全 , 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 。多成对或成组,妇好铭文的鸮尊、盉、小方鼎各一对,成组的如圆鼎12件,每组6件,铜斗8件,每组4件 。司母辛铭文的有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对 。其他铭文的,有成对的方壶、方尊、圆斝等,且多配有10觚、10爵 。
有铭文的铜礼器190件 , 其中铸“妇好”铭文的共109件,占有铭文铜器的半数以上,且多大型重器和造型新颖别致的器物 。如鸮尊、圈足觥造型美观,花纹繁缛 。三联甗、偶方彝,可说是首次问世 。三联甗是灶形器与甑配套使用 , 它可以同时蒸出三大甑相同或不同的食品,又可移动位置,使用方便,是炊具的创新 。汽柱甑形器实为汽锅,在昆明用汽锅蒸鸡,是一道美食,同样的炊器在3000多年前已出现,足以说明殷人对食品也是刻意求精的 。
墓内的铜器群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而且是商王朝礼制的体现 。“妇好”铭文的铜器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礼器群 。“司母辛”铭文的铜礼器当是子辈为妇好所作的祭器,其他不同铭文的铜礼器大多是酒器,大型酒器配10觚、10爵 。大概是贵族或方国奉献给这位赫赫有名的王后的祭器,这些也是研究殷代礼制的重要资料 。
武器有戈、钺、镞等 , 两件铸“妇好”铭文的大铜钺最令人瞩目 , 一件纹饰作两虎捕捉人头 , 虎似小虎,形象生动 。相似的图案曾见于“司母戊”大鼎的两耳上 。似有震慑作用 。
墓内出土玉器多件,绝大部分完整或稍残缺 。以深浅不同的绿色为主 , 也有棕色的,白玉很少 。当安阳市玉雕厂的工作人员看了玉器之后 , 就有人提出墓内所出以新疆青玉为多,对这一见解我们很关注,后经多位有经验的人士验证 , 确定妇好墓内所出以新疆玉为主 。后经科学鉴定,多为透闪石 , 也有阳起石 。透闪石与新疆玉相合 , 所鉴定标本硬度为摩氏6度 。新疆玉在殷墟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
玉器类别比较多 , 有琮、璧、璜等礼器,作仪仗的戈、钺、矛等,另有工具和装饰品 。玉礼器对研究礼制极为重要,礼玉以琮、璧为主 。《周礼·大宗伯》:“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这虽是反映周朝的观念,但用玉石器进行祭礼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而以良诸文化资料最为系统 。尽管时代不同,考古文化不同,但用琮、壁进行祭祀当是一脉相承的 。
装饰品为数最多,有420多件、大部分为佩带玉饰,少部分为镶嵌玉饰,另有少数为观赏品 。玉石人是研究当时人的发式、头饰、着装等的实物资料 。各种动物形玉饰有神话传说的龙、凤 , 有兽头鸟身的怪鸟兽,而大量的是仿生的各种动物形象,以野兽、家畜和禽鸟类为多,如虎、熊、象、猴、鹿、马、牛、羊、兔、鹅、鹦鹉等,也有鱼、蛙和昆虫类 。玉雕艺人善于抓住不同动物的生态特点和习性,雕琢的动物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如一件回首状的小鹿,表现出警觉的神情,而头部歪向一侧的螳螂则显得悠闲自在,生动传神 。玉器之外还有绿松石、孔雀石、绿晶雕琢的艺术品和玛瑙珠等 。3件象牙杯,有两件成对 , 造型美观,雕琢精致,堪称国之瑰宝 。在此还应说一说墓内所出的6800多枚海贝,经鉴定为货贝,1件阿拉伯绶贝(也称阿文绶贝)、2件脉红螺 。海贝产生于我国台湾、南海(广东沿海、海南岛、福建厦门东山以南),反映商王朝与我国东海、南海海域有直接间接的联系,是极重要的证据 。
三、妇好墓发现的意义
“妇好”之名见于武丁时期甲骨文,生前曾主持祭祀,从事征战,地位显赫 。妇好墓属殷墟早期,与武丁时代相合 。墓主妇好当为武丁配偶 。其重要性在于该墓保存得好,年代与墓主身份清楚,是商王朝晚期的一座王后墓 。上个世纪30年代在侯家庄一带的王陵区内发掘的大墓均遭古今盗掘,因此对商代王室墓的全貌知之甚少 。妇好墓的发掘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墓内所出的铜礼群和武器,以及大量玉石器等,大体上反映了武丁前后商王朝礼器群的类别和组合,是研究商代礼制的重要资料 。大型青铜礼器、武器和大量的玉器、象牙器也显示了商王朝的兴旺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商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 , 从玉器可以看出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新石器时代某些文化的先进因素,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猪龙”,良渚文化的琮、璧等,并不断发展和创新,丰富了商文化的内涵,为祖国的文化增添了光彩 。妇好墓的各种文化遗物,以及贝类、海螺等,尚有待于我们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研究 。
回答者:fengtly - 一派掌门 十三级 1-20 15:39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 。
从其墓中挖掘推断她的名字应该是叫“好”,“妇”则是一种亲属称谓,就好比我们今天叫某人“大姐头”一样 。而她的另一个称号是“母辛” 。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 。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 。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 。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 , 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此后 , 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 , 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 。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 。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 。也就是说差不多全国一半以上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
妇好不但能带兵打仗 , 而且还是国家的主要祭司,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 。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可能连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
商高宗武丁前后立过三个王后 , 妇好是他的原配 。不过武丁有六十多个妻子 , 妇好只是其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妇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经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 。这种现象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过在当时这似乎是个普遍的现象 。武丁手下的老婆兼女将除了妇好至少还有好几个 , 有名字记载的还有一位妇邢(她的名字是左井右阝,这个字在字库里找不到,但通邢,所以用邢代替了 。)地位仅次于妇好 , 也曾多次率师远征,同时为武丁管理农业和内政 。她被封在井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 。
在古时商朝都城之一现在的河南安阳掘出的妇好墓,有关于妇好的生卒年代和死因各种资料中都语焉不详 。有一种资料说妇好死于公元前1200年,但是死因不明 。因为那时作战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妇好虽然贵为主将恐怕也要上阵作战 。在作战中阵亡 , 或负伤后回到安阳创发而死也未可知 。妇好墓出土的数件武器中有一把龙纹大铜钺和一把虎纹铜钺 。因为上面刻有“妇好”字样,所以断定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 。这两件武器一件重8.5公斤,另一件重9公斤 。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其武艺超群,力大过人 。而在妇好之后的中国女将,就再也没有使用大斧的了 。(甚至还曾有学者考证古希腊的神话中的阿玛宗女战士的标准武器因为也是大斧,所以阿玛宗女战士的传说其实源自亚洲的女战士部落,说不定这些女战士与商朝人的后裔有关 。)
夯土房如何防水,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有哪些要

文章插图
农村夯土墙房屋改建效果图广西夯土墙房屋规格是12米宽,七米高,厚度一般都在50公分左右 。其保温性能非常好 , 能够做到冬暖夏凉 。主要还是得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定制来做夯土墙,版筑夯土墙是我国最早采用的构筑城墙的方法 , 是以木板作模,内填黏土或灰石,层层用夯杵夯实修筑而成的 , 闻名中外的长城,有些地方也是用夯土墙修建的 。
夯土房如何防水,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有哪些要

文章插图
夯土墙的来历
夯土墙是利用黄土夯制而成的墙 。据称,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采用夯土的方法修筑城墙 。而夯土造屋的方法,更是在殷商时代就有了 。
据资料介绍,生土建筑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时的殷商时代就已经有了成熟的夯土技术,到了汉代时,许多民居建筑都采用夯土的方法建造 。
夯土墙在现代人看来非常不美观,但在古人看来,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夯土墙的厚度一般都在50公分以上,所以,其保温性能非常好,能够做到冬暖夏凉 。
【夯土房如何防水,生土房屋的承重墙体构造有哪些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