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技术应用方面 , 例如泌尿外科诊断过程中采用了基于CT或磁共振的三维影像技术 , 可以立体清晰地展示患者的肿瘤位置以及周边组织、血管的分布情况等 , 应用于术前规划、术中导航 , 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水平 。
盘仲莹表示 , 未来 , 医院将完善基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交流平台 , 为更多国内外、公立和社会办医院提供深化合作的机会 , 实现优势集聚 , 让更多患者获得国际化的高品质医疗服务 。
帮助外科医生“跨越式”成长
更好为患者服务
新技术应用离不开人才培养 , 外科医生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才可使用达芬奇机器人 。 北京和睦家医院逐步培养和聘用多名国内外全职专科医生持证操作 , 不仅为医生提供技术深造的机会 , 也为不同专科类型的患者提供更多术式选择 。
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到微创的腹腔镜手术 , 再到达芬奇手术系统 , 手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术后康复及术者体验方面愈发进步 。 值得关注的是 , 如今已有许多年轻的外科医生“跳”过了腹腔镜手术的学习 , 直接学习操作达芬奇机器人 。 “如同现在很多新司机直接学习自动挡汽车的驾驶 , 而跳过了手动挡 。 ”盘仲莹形象地比喻道 。
“腹腔镜和机器人 , 从外科手术原理和原则方面来讲是一样的 , 只是操作工具不同 。 ”该院大外科及泌尿外科主任朱刚教授介绍 , 腹腔镜手术的监视器里是二维低分辨率成像 , 视野受限 , 并且容易产生器械之间或者与扶镜手干扰打架的“筷子效应” , 对主刀医生的技能和耐心都是不小的考验 。 而达芬奇系统则是三维高清成像 , 突破人眼极限 , 并且能够360度精确控制 , 信息传导速度快 , 医生手上动作几乎能分秒不差地传递到机械手臂上 。 就手术工具而言 , 达芬奇帮助更多外科医生用更短的学习时间即可开展高难度微创手术 , 应用机器人已成为未来手术的趋势 。
文/本报采访人员 陈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