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效益”最大化 机器人手术成趋势

【“患者效益”最大化 机器人手术成趋势】“患者效益”最大化 机器人手术成趋势
文章图片

“患者效益”最大化 机器人手术成趋势
文章图片

医用手术机器人的出现 , 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 在国内 , 达芬奇微创手术已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 。
近日 , 北京和睦家医院发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蓝皮书》 。 蓝皮书显示 , 达芬奇手术伤口小、失血少 , 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风险显著降低 , 能够减少患者经济支出 , 实现总体效益最大化 。 同时 , 机器人灵活精准、易于学习等特征 , 显著降低了腹腔镜外科手术的难度门槛 , 帮助更多外科医生用更短的学习时间即可开展高难度微创手术 , 间接带动了学科发展 , 对临床诊疗水平起到了提升作用 。
伤口小恢复快
达芬奇达成患者效益“最优解”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作为手术机器人的最知名代表 , 截止到2020年底已在全球实施完成微创手术数量超过120万台 , 每26秒就有一位患者接受了达芬奇手术 。 手术量的增长主要由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和妇科手术推动 。 其中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是前列腺癌的标准手术治疗方案 。
2015年 , 和睦家作为国内首家非公医疗机构引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 并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成立达芬奇微创手术中心 , 共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医疗服务 。 达芬奇的引进是院方探索将科技创新服务于患者和医者 , 提升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实践 。
2019年 ,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组建团队编写“蓝皮书” , 借此契机与专家学者共同总结、分享经验 , 并期望推动行业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更多纳入非公立医院 , 共同促进医疗技术的迈进 。
“《蓝皮书》并不仅仅提到经济效益 , 而是从患者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多方面的评估 。 一是从手术切口及创伤角度 , 相对于腹腔镜手术 , 达芬奇同样是小切口 , 但对周边组织保护更好 , 失血极少;二是转为开放手术的风险方面 , 腹腔镜有2%至8%的概率转为开放式手术 , 达芬奇这一比例显著降低 , 不到1%;三是从围术期安全性的角度 , 相对于腹腔镜手术 , 达芬奇术后恢复更快 , 并发症风险显著降低 。
“这些时间方面的获益、总体医疗感受的获益 , 从长远来看能帮患者达到最佳愈后 。 ”盘仲莹表示 , 手术还会带来一些难以量化的获益 , 比如甲状腺肿瘤手术如果用达芬奇机器人操作就不会在颈部留下疤痕 , 对于爱美人士来说 , 这是难以估量的价值 。
多学科协助一站式诊疗
为机器人手术“赋能”
外科手术仅仅是诊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 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服务体系和医疗理念决定着手术的综合效果 。 日间手术的开展、多学科诊疗、新技术的应用赋予了达芬奇手术更好的效果及感受 。 据了解 , 和睦家外科配备的个案管理师 , 为患者全程安排手术及入院流程 , 术前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参与患者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设计 , 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诊疗方案 , 涉及包含肿瘤筛查、诊断、手术、放疗、化疗、病理咨询、营养、心理、中医和康复等 。
手术过程中 , 除了外科手术团队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 , 还有护理团队、麻醉及疼痛科、医学影像科、病理及检验中心和住院及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共同辅助和保障手术流程的顺利进行 。 手术引入康复团队帮助患者加快康复 , 尽早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