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之屋 邪恶之屋( 三 )


尼尔达一家也来自波多黎各,在她16岁时移居到美国,因为跟不上英文和其他文化课程,尼尔达很快从高中辍学,到一家工厂打工 。


和许多来自波多黎各小村庄的少女一样,尼尔达的梦想就是在美国嫁一个好男人,然后成为一名贤妻良母 。


尼尔达姿色平平,而且非常自卑 。


“有才华又受欢迎”的阿里尔,对她的容貌极尽夸赞、请她看自己的演出、带她去昂贵的餐厅约会,尼尔达觉得自己仿佛穿上了灰姑娘的水晶鞋,沉浸在幸福之中 。


尼尔达的母亲也极力赞成两人的关系,两人发生关系后,尼尔达的母亲就要求阿里尔为“夺走尼尔达的童贞负责”,于是他只好将她带回了自己家 。


虽然两人从未登记,但鉴于俄亥俄州在1991年以前承认普通法婚姻(事实婚姻),所以各类报道以及阿里尔自己的认知里,都将尼尔达视为他的妻子 。


波多黎各裔的家庭,大多数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或者基督教徒,克利夫兰所属的美国中西部(Midwest)民风也相对传统保守,在1980年代初期,这个“你要负责”的要求,其实相当正常 。


但阿里尔却似乎对自己“被迫”成婚一直怀有隐恨,他后来在受审时,还将自己监禁的三个女孩和尼尔达类比,反复强调三个女孩都不是处女,所以他无需“为和她们发生关系负责” 。


开始时,两人的关系还算不错,尼尔达的家人也都为尼尔达能够“嫁出去”欣喜不已,他们认为阿里尔风趣有才华,而且慷慨大方,和他相处得也十分融洽 。


1981年,两人的大儿子安东尼(他和父亲同名,为了避免混淆,以中间名称呼)出生,阿里尔对尼尔达的态度,却开始慢慢变了 。


他只允许尼尔达去自己批准的地方购物,只能观看他挑选的电视节目,只能穿他为她搭配的保守服饰,大部分时间都以照顾孩子为名,强迫她呆在家里,只要尼尔达稍有违抗,就立刻对她拳脚相加 。


随着时间流逝,阿里尔的暴力行为不断地升级,起先是推搡、耳光,之后就渐渐变成了淤青和骨折,并在尼尔达发誓不会报警后,才允许她去医院就医 。


饥饿之屋 邪恶之屋

文章插图
(尼尔达19岁时的照片,她穿着阿里尔为她挑选的衣服,而当时是流行超短裙和抹胸的时代)


两人结婚的头11年,一直住在双方父母家附近的小公寓里,阿里尔的暴行还比较“克制” 。


1992年,阿里尔买下了西摩大道2207号的房子,也就是前文的那栋“恶魔之屋”,这个新家里,没有了其他人“碍事”,阿里尔拥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


阿里尔给房子里的每一间房子都上了锁,把所有的窗户都涂上颜色 。


他给地下室安装了沉重的活板门,又砌了一道厚厚的隔音墙,声称是为了要和乐队成员练习,然而实际上,房子完工之后,他就禁止任何外人进入地下室 。


此时除了上文提到的大儿子安东尼,尼尔达又生了两个女儿安吉(Angie)和艾米丽(Emily),搬到新家后不久,她又怀孕了 。


饥饿之屋 邪恶之屋

文章插图
(阿里尔和女儿安吉)


阿里尔认为孩子已经够多了,于是他狠狠地踢打尼尔达的腹部,想要以此来诱发流产,孩子最终还是幸存下来,她就是阿里尔的小女儿阿琳(Arlene)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