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本身就是个系统的东西 , 所以说要下功夫系统地学习 ,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掌握使用诀窍 。 ”张叔在采访中向南都采访人员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 , “先是老师把我们领进门了 , 然后同学之间在一起互相的交流 , 这样就学得快了 。 ”张叔还透露 , 自己不时地会去书店购买相关书籍或手册 ,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操相结合从而达到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效果 。
年近六旬的彭姨是广州老年开放大学的学员 , 在日常生活中 , 除了自己学习使用智能手机 , 还要为年过八十的父母答疑解惑 。 “老年大学开了相关的培训班 , 我觉得挺好的 。 因为老年人可能一分钟之内就会忘掉刚刚学的内容 , 一个问题要重复问好多次 。 所以需要老师进行系统性教学 , 还要让老人家经常摸索、经常用 。 ”
“家门口学手机”呼声最高今年9月8日 , 由南方都市报联合支付宝发起的“蓝马甲公益行”活动在广州启动 , 目前已在广东省开展100场社区课堂 , 覆盖省内8个城市 , 让不少老人感受到了在家门口即可学习手机的便利 。
在社区采访当中 , 南都采访人员明显感受到了老人们对社区培训的迫切需求 。 张叔表示 , 此前由于疫情 , 社区也没有开设相关活动课程 , 这让他非常着急 。 他建议 , 社区内可以定期组织智能手机使用的培训或设立服务点 , 这样对老人而言是较为方便的 。
“社区内开设志愿服务驿站 , 对这一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 ”彭叔家住海珠区沙园 , 每次前往老年大学都需要撘半个小时的地铁或公交车 , 来回一趟就需要一个多小时 , “我身体比较好还能经常外出 , 但有的老人家出门坐车其实不太方便的 。 所以希望智能手机的培训最好遵从就近原则 。 ”
不过 , 也有受访者认为 , 现有的社区培训存在诸多问题 , 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老年人的需求 。 受访者梁伯是一位典型的遭遇“数字鸿沟”的老人 , 平时只会用微信与他人聊天 , 其他的App几乎不会使用 。 “社区的培训多是竖起一些宣传牌 , 告诉你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 也不会教你如何用手机 , 这样意义不大 。 ”而李姨更是遇到过以教学为名 , 行产品推广为实的所谓“培训班” , 这让她非常失望 , “很浪费时间 , 根本学不到我想学的内容 。 ”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熊润淼 陈卓睿 凌慧珊 袁炯贤 王一雪
【老年人对手机培训有何需求?广州街坊直言“就近原则”最佳】视频:南都采访人员 陈卓睿 熊润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