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 , 那么被拍照的景物就应该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 。
幻灯机、投影仪 , 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特点 , 这时幻灯片 , 胶片就要放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 , 又因为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 所以为了看到正立的像 , 幻灯片就要倒放在幻灯架上 。
放大镜 , 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的特点 , 这时被观测的物体必须放在焦距以内 。
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 对这些光学元件的考察在中考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
例4 用照相机照相时 , 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
A.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B.放大的正立的实像
C.缩小的正立的实像
D.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分析:这种题相对简单 , 照相机就是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 答案选D
例5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 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 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 , 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分析: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 在10cm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 说明些透镜的焦距为10cm 。 用它来观察较小的物体 , 就是说把它当成放大镜使用 ,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是 , 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所以答案是B 。
对于这种直接套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对这些元件考察的 , 我们不再举例分析 , 还有一些稍微复杂的 , 需要我们结合我们所归纳出的知识来推理 。
例6 班里组织春游 , 一位同学拿着相机为另一位同学拍照时 , 由于疏忽 , 镜头盖恰好遮挡了相机镜头的一半 , 那么这张照片洗出来后( )
A.照片上没有景物
B.照片上的景物只有一半
C.照片上的景物半明半暗
D.照片的全部景物都比正常拍摄的暗些
分析:根据知识点⑥ , 我们知道 , 挡住进入镜头的部分光后 , 会使像变暗一些 , 因此答案为D 。
还有更复杂的一些题型 , 如:
例7 放映幻灯片的时候 , 银幕上的像太小 , 想让像变大些 , 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将幻灯机移近银幕 , 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
B.将幻灯机远离银幕 , 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
C.将幻灯机移近银幕 , 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
D.将幻灯机远离银幕 , 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
分析:做这道题时首先要明确:银幕到幻灯机镜头的距离是像距 , 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 。 当像有些小而想使像变大一些 , 根据我们推出的知识点⑧:像大像距大 , 物距小 , 可知 , 要使像变大一点 , 要减小物距而增大像距 。 幻灯片靠近镜头而幻灯机远离银幕 , 答案选D 。
在这里对知识点⑧一定要很熟练 , 如果知识点都不熟练 , 就谈不上去分析了 。 我们再举一例来对这一知识点加以理解吧 。
例8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 , 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 , 若要改拍半身像 , 则应该( )
A.照相机靠近该同学 , 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 , 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远离该同学 , 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 , 镜头向后调节
分析:先拍的是全身像 , 又拍了半身像 , 同样大的底片上 , 半身像相对于全身像来说 , 像是变大了 , 根据知识点⑧:像变大时像距变大 , 镜头向前调节 , 远离底片 。 物距变小 ,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 。 所以答案应是A
像这类如何调节物距 , 像距的题型 , 在考试中可以说是一个难点 , 很多学生在这个方面都觉得无所适从 , 通过我们的分析 , 不知道你是否有些理解了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