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北斗”防寒服登场,户外品牌进入智能化时代】
文章图片
体育大生意第2759期 , 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文|马莲红
体育大生意采访人员
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了 , 这已经成为户外行业的共识 。 近年来 , 在全民健身浪潮下 , 泛户外运动人群进一步扩大 , 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 , 对户外运动用品的设计、功能都愈发“挑剔” 。
12月21日 , “中国户外第一股”探路者推出了一款特殊的衣服——北斗版防寒服 。 除了TiEF WARM锁温科技、TiEF PRO防水透湿科技、TiEF AS抗静电科技和TiEF FRESH清新科技之外 , 还特别增加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模块 。 这样的创新举措 , 不仅实现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户外服装领域的实际应用 , 还为中国户外服装实现智能化打好样本 。
探路者董事长李明在讲话中表示 , 探路者作为中国户外第一品牌 , 不仅需要为了企业本身的盈利和发展考虑 , 更要为了国家经济发展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 持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 塑造“中国制造”的新时代形象贡献力量 。
文章图片
探路者集团董事长李明
获“极地探路者”们站台 , 探路者用实力说话
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书记魏文良、探路者集团董事长李明、总裁何华杰、户外联席CEO陈旭等相关领导和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
文章图片
探路者集团总裁何华杰
作为我国唯一连续13年为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员提供极寒装备保障的鞋服上市公司 , 探路者此次的新品发布会还获得了“极地探路者”们站台 。
“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当中 , 从来都是充满着艰辛和苦难 。 何为探路?就是在一片没有路的地方 , 我们要踏出一条大道来 。 ”在极地探路者北斗版防寒服新品发布会上 , “中国航海终身贡献奖”获得者魏文良用这样一句话 , 道尽极地精神与探路者品牌冥冥之中的关联 。
文章图片
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书记魏文良
魏文良曾担任“雪龙号”船长 , 也是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书记 , 他曾先后11次作为船长或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 , 带队远征南极 , 多次荣获一等功 。 尽管今年已经72岁 , 不能再前往南极科考 , 但他通过全国各地讲述南极科考故事的方式 , 依旧在为极地科考事业做贡献 。
2009年 , 时任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书记的魏文良 , 与探路者在“雪龙号”考察船上正式签署“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独家专用产品”合作协议 , 为后来双方长达13年的合作拉开序幕 。
在南极科考 , 充满艰辛和苦难 。 南极作为全球的“寒极”“风极” , 其95%的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 , 冰盖最厚处达4000米 , 最低温度达零下89.2℃ , 风速每秒可达100米 , 破坏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近10倍 。
在这样的极限环境里 , 工作服是考察队员们亲密的战友之一 。 “极地探路者”刘杨每日都要进行户外作业 , 经常要在零下30度的环境里 , 坐在冰冷的地面上长达20分钟 。 但有了探路者精心改制的连体“企鹅服”保护 , 他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不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