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鼎甲科技为例 , 在度过了纯烧钱阶段后 , 从2015年产品推向市场到2020年占据国产灾备品牌头部位置 , 企业研发投入仍占营业收入的约30% 。 直到2021年 , 企业的历史研发投入仍没有完全回收 。
吕晓峰介绍 , 灾备行业跟电脑操作系统类似 , 操作系统前期研发费用非常庞大 , 但一旦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成功 , 即使后续研发投入稳定增长 , 利润却能呈现指数型增长 。
“从2009年-2015年 , 我们研发基本就是纯烧钱 。 公司早些年融资的确面临较大的困难 , 当时银行信贷风控规则比较谨慎 , 不敢对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授信 , 股权融资方面 , 大多数风险投资机构对灾备行业了解不深 , 缺乏对相关行业的深入研究 , 对这类投资回报期较长的项目缺乏投资兴趣 。 ”
另一方面 , 技术研发上 , 吕晓峰表示:“一些头部互联网公司肯定具有相应的研发能力 , 但他们会考虑投入产出比 。 如果只是因为企业自身有灾备需求而去做研发 , 投入会很大 , 因此更愿意直接寻找专业化的厂商 。 同时 , 一些中小企业即使研发成功 , 多数存在功能单一、适配环境少的技术缺陷 。 任何一个操作系统历史上就有多版本 , 数据库世界上也有几十种 , 灾备产品必须对他们都适配才能进行备份 , 要做到以上种种 , 必须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追踪国际技术发展最新动向 。 ”
即便产品渡过了研发期 , 市场推广与用户的选择偏好仍是一道难关 。
因为涉及到企业数据的安全问题 , 灾备行业客户不会很轻易的去做决策 , 会对产品会做比较长的测试、对比直到满意为止 。 “2015年 , 鼎甲科技产品销售额只有500多万 , 2016年暴增至5000多万也是因为一些用户在测试了一年后才决定下单 。 同时 , 我们与上百家代理商合作去推广产品” , 吕晓峰表示 。
当闯过重重关卡后 , 回过头来看 , 行业内剩下的企业便屈指可数 。 吕晓峰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 , 当前 , 国内真正研发出成体系产品的厂家不超过10家 。
意想不到的困扰
2009年 , 公司创始人王子骏回国和几位程序员在一间小办公室开启了鼎甲科技的航程 , 十二年后 , 为掌舵这艘人员规模达320人的企业 , 管理者们需要做到事无巨细 。
人员招聘是贯彻企业十二年成长史的困扰 。
2017年 , 鼎甲科技搬到了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黄埔区广州科学城的核心地带——总部经济区 , 招聘问题有所改善 。 因为年轻人的涌入 , 在这个以粤菜闻名全国的地区 , 鼎甲科技附近两公里就运营着四家海底捞 。 在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 , 广州共有47家企业上榜 , 而黄埔区占据其中26家 。
吕晓峰表示:“招人其实很麻烦 , 生活配套设施、地铁开通、商业聚集情况等都影响着求职者的意愿 。 同时 , 灾备软件属于基础软件类别 , 对技术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 , 需要对操作系统、数据库、虚拟机等各种基础知识都掌握 , 市场上对口的人员比例较少 。 为此 , 招人必须非常严格 , 可谓是百里挑一 。 计算机专业应届生更多追求知识面的广度而非深度 , 他们在学校的知识储备跟在实际商业环境下去开发东西相比还差很远 。 ”
当下 , 鼎甲科技一个重要的招聘渠道便是采用应届生招聘 , 然后通过一年以上的自主培养来解决员工的知识储备困难 。 从人员比例看 , 鼎甲科技的研发及技术人员以年轻人为主 , 40岁以下员工数占84%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数占78% 。
长周期培养后的员工流失风险随之而来 。 吕晓峰介绍 , 企业为此设立了股权激励计划 , 给予核心优秀员工公司股权 , 将公司长期发展目标与员工成长目标绑定;其次 , 企业薪酬相比于互联网公司可能缺乏竞争力 , 但多年来持续保持在所在地区同行业中等偏上水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