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超算 逐梦“天河”——记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河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 二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用户来了 , 可是新的困难也接踵而至:对方要在天河平台上搭建一个有关“药物筛选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软件 , 这一软件可大大提升新药的研发进程 , 但却无法兼容部署到天河平台上 。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白天孟祥飞和大家一起调试机器 , 晚上一个人默默“刷夜” 。 20多天上万次的测试 , 孟祥飞终于从几十万行代码中将一个不起眼的变量“揪”了出来 , 重新定义之后 , 大功告成 。
【矢志超算 逐梦“天河”——记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河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而这只是个开始 。 在孟祥飞和团队的努力下 , “天河一号”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应用的、运行时间最长的超算之一 , 在航空航天、基因科技、先进制造等数十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每天完成计算研发任务近万项 , 累计支持重大创新突破和成果超过2500项 , 服务企业超过3000家 , 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
“大到可以计算宇宙的形成演化 , 小到可以模拟原子组合成新材料的过程 , 现在的‘天河’基本实现了‘算天’‘算地’‘算人’ 。 ”面向未来 , 孟祥飞有了新的奋斗目标:“锁定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 , ‘快’已不是目标 ,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超级算力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 ”孟祥飞说 , 团队成员将重点面向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 , 打造开源开放的创新能力平台 , 让超算发挥更大的作用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沈 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