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 街上跑着的都是汽车 , 农村运输物资的除了汽车就是拖拉机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 , 农村里运输主要是马车或牛车 。偶尔也会有人用拖拉机 , 但那都是集体的拖拉机 , 分田之后 , 只有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才用得起拖拉机 。
笔者1968下乡 , 在农村里近距离接触到马车和牛车 。那时候 , 生产队主要用牛车运输 , 向田里送肥料 , 上山打柴、伐木、秋收运输粮食也都用牛车 。马车承担的是距离比较远的、道路比较平坦的运输活计 。

文章插图
马车就是马拉的车子 , 或载人 , 或运货 。马车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 , 马车是城乡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
马车在中国出现在先秦以前 , 《司马法·严位》有:“凡马车坚 , 甲兵利 。”的记载 , 《后汉书·舆服志上》有:“贾人不得乘马车 。”的记载 。马车最初是一种马拉的双轮马车 , 到了19世纪 , 出现四轮马车或4只马拉的马车 , 这种马车速度比单马拉的车快得多 。
考古发掘证明 , 中国在商代晚期已使用双轮马车 。一些古籍记载:中国古代的马车主要用于战斗 。一般为两轮、方形车舆(车箱) , 驾四匹马或两匹马 。车上有甲士三人 , 中间一人为驱车手 , 左右两人负责搏杀 。马拉战车最早出现在夏朝 , 到春秋时期非常普遍 , 到了汉代 , 兴起了骑兵 , 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
牛车 , 就是牛拉的车子 , 据传是商代的王亥发明的牛车 。当时的牛车为独辕、双轮 , 车厢是方形或长方形 , 车辕前端缚有一根叫“衡”的横木 , 衡两边各缚有人字形轭 , 用以系在牛的肩上 。牛车一般为单牛或双牛驾车 。
古代的马车或牛车的轮子都是木头的 , 这种木制的车轮在上世纪中叶还在使用 , 充气橡胶轮胎在那个时候是凤毛麟角 。木制车轮在地面行驶 , 颠簸得非常厉害 , 速度非常慢 。

文章插图
1968年我下乡到辽宁省宽甸县杨木川公社 , 在生产队里第一次和马车打交道是跟车拉水稻 。那是一辕三套的马车 , 大车的车身是由两根长长的木头制成的车身骨架 , 前面伸出车厢部分的是两根粗壮的车辕 , 车辕部分大约两米长 , 两根车辕的距离大约1.5米宽 , 车辕与后面车身主架是同一根木头制成的 , 两根车身主架用横木连接 , 架在车的轮轴上 。车身上是平面敞开的 , 两侧有厢式木框 , 护着两个车轮 , 人可以坐在厢框上边 。两根车辕之间有两根一掌宽的皮带 , 马驾车的时候 , 要把驾辕的马赶到两根车辕之间 , 在马背安放一个木制的弧形鞍子 , 将稍宽一点的皮带从右侧的车辕上扯过来 , 在马鞍上边的两根圆形细木下面穿过 , 另一端扣在左侧的车辕上 , 两根车辕就会通过皮带压在马背上 , 使大车保持略微倾斜的平衡 。然后把右车辕上系的另一根皮带从马肚子下边扯过来 , 扣在左车辕上 , 下面的这根带子叫马肚带 , 与上面的皮带形成合力 , 才能让大车在行驶中操持平衡 。然后再把两根带绳的夹棍安放在马的前肩胛骨凹处 , 在马脖子下面用皮带将两根棍子扣紧 。夹棍的绳子另一端连接在大车车身上 , 由辕马在驾车的时候 , 保持对大车的拉力 。辕马是戴笼头的 , 从笼头上甩出来的缰绳搭到车把式坐的车厢位置 , 便于车把式在必要的时候 , 用缰绳操纵辕马 。大车的车辕木下边有四根长长的绳子连接在车身上 , 每两根绳子连接在一幅胳膊粗细的夹棍上 。车把式会把两匹马分别牵到前面 , 把夹棍放在拉套马的前肩胛骨凹处 , 在马脖子下面用皮套扣紧夹棍 , 然后将马的肚带扣紧 , 把两匹的马笼头用缰绳连接到一起 。前面拉套的马分为中套、里(左)套或外(右)套 。如果用三匹马拉套 , 就会设置一中套 , 一外套 , 一里套的一辕三套的四匹马组合 。但农村里多见的是一辕一套的组合或者是一辕两套的组合 。只有运输的货物太重的时候才会设置一辕三套的组合 。负责驾辕的马称为辕马 , 辕马是马车的主要承载者 , 只有训练有素的马才能担当辕马的角色 。安放在马的前肩胛骨凹处的夹棍后面有皮革制成装有谷草的圆形套垫 , 主要防止夹棍将马的皮肤磨破 。因为 , 马拉车全靠夹棍牵引的绳子拉拽 , 人们将这种夹棍称为夹板 , 其实 , 马的夹板是棍状 。
- 《铁拳小子》
- 生粽子煮一个小时能熟吗 生粽子要蒸多久才能熟
- 王献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献之的故事有哪些
- 一个煎饼果子多少克
- mr wang bean
- 一个鞭炮画法
- 速卖通运营工资一个月有多少钱?运营工资高吗?
- 淘宝热门关键词优化费用是多少?一个月多少钱?
- 神界1超详细攻略 神界2攻略秘籍
- 影响一个人的风水因素 学风水的坏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