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怎么计算 降雨等级分为哪几个等级最近这几个月有些地方一直在遭受暴雨的灾害 , 这个下雨的降雨量是怎么计算的,又分为哪几个等级?
降雨量怎么计算
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有雨量筒和量杯 。测量时 , 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 。我国气象局规定: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 。
降雨等级分为哪几个等级
分为6个等级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1、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2、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3、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4、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
河南南召强降雨已致1死1伤2失踪
9月24日8时至25日9时,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遭遇强降雨,最大降雨量达425毫米 。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桥梁被冲毁,一度造成11个行政村6482户、27554人信号中断、失去联系 。
截至目前,采访人员了解到,失联村庄已全部取得联系 。经初步排查,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2人失踪,搜救仍在进行中 。
暴雨的形成原因
【降水量多少是如何划分的,降雨量可分为几个等级】1、台风:台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在加上大气层剧烈的运动,容易形成暴雨 。
2、冷暖: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在短时间内形成暴雨 。
3、气温:夏天气温高,水汽蒸发旺盛,形成对流运动,产生暴雨 。
降水量多少是如何划分的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在一亩地(666.7平方米)上面的降水量到达水深1毫米 。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
2、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具体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
降水量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降雨量等级是按照降雨量来划分的 。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
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 。
中雨:24小时降雨量10~25毫米 。
大雨: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 。
暴雨: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 。
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100~250毫米 。
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

文章插图
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带来的危害:
1、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大雨、暴雨造成的水过多或过于集中引起的 。而特大暴雨还会引洪暴发、河流泛滥等 。洪涝灾害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而且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施 , 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 , 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
2、涝渍灾害
涝渍灾害包含涝和渍两部分,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而渍主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农生长,而形成渍灾 。但涝和渍灾害在多数地区是共存的,有时难以截然分开,故而统称为涝害 。渍涝灾害是由于暴雨急而大 , 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 , 造成陆生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
降雨量可分为几个等级分为6个等级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降雨的基本要素
(1)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降雨历时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续时间,即一场降雨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降雨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 。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均以min、h计 。
(2)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mm/min或mm/h计 。
(3)降雨面积:指某次降雨所笼罩的水平面积,以km2计 。
(4)暴雨中心:指暴雨强度较集中的局部地区 。
雨的成因多种多样 , 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 , 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 , 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 , 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
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 。这些小水滴都很?。?直径只有0.01~0.02毫米 , 最大也只有0.2毫米 。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 。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 。
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 。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 。
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 , 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 , 成为雨滴 。
雨通常以四种形式出现:
1、锋面雨(梅雨):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陆地的冷空气相遇,由于冷空气重,暖空气轻,暖湿气流被迫上升,遇冷凝结,形成一条很长很宽的降雨带 , 这就是锋面雨 。
2、对流雨:夏季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局部地区暖湿空气急剧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雨,这就是对流雨,气象学上叫“雷阵雨” , 我们通常叫“爆天” , 另外,台风雨也是属于对流雨的一种 。
3、地形雨: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 , 遇到山脉,被迫上升 , 遇冷凝结,形成降雨 。
4、台风雨:热带洋面上的湿热空气大规模强烈地旋转上升 。在上升过程中 , 气温迅速降低,水汽大量凝结成云雨,这就是台风雨 。
参考资料:
- 苹果糖心是如何形成的,冰糖心苹果的糖心是怎么形成的
- 平安买房贷款利率是多少,23年买房贷款利率是多少
- 马陆虫的天敌是什么,蝎子吃马陆虫
- 苹果手机iphone 刷新率多少hz,iphone帧数显示
- 含笑花的含义是什么,含笑花的寓意和象征
- 高铁快还是地铁快,地铁快还是高铁快区别
- 酒店隐藏摄头怎么查找,住酒店怎样查看是否有隐藏的摄像头
- 铃蟾的特点 铃蟾的叫声是怎样的
- 玫瑰数量含义是什么,送玫瑰花的数量代表什么意思
- 一懂三会的内容是什么,什么是消防安全一懂三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