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马的特点 灶马为什么叫灶马


灶马的特点 灶马为什么叫灶马

文章插图
【灶马的特点 灶马为什么叫灶马】
1、灶马体长36-38mm,体色红褐色至黑褐色,体型宽大,体背隆突或驼背状,故称“驼螽” 。体表坚实,前胸背板有2条不明显的纵纹 , 无翅膀,靠后腿摩擦鸣叫 。六肢长,关节及胫节具棘刺,转节黄白色,后脚腿节异常粗大,侧缘淡黄褐色具线状斑纹 。
2、傍晚开始活动 。杂食,也吃小昆虫 。是有名的洞窟性及群栖性昆虫 。突灶螽是在昆虫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我国的南北东西都有它的存在 。此虫夏季常见于田野草石、土隙间,入秋后进入居民室内的厨房、灶间、或餐馆、豆腐坊的宅基、墙角、砖瓦的缝隙间 , 喜欢生活在炉灶等温暖的地方 。一年四季都是它生长繁殖的季节 。突灶螽有趋光性,有时夜间它会跳到灯光附近 。该虫在野外时以植物的茎、果、叶为食,在室内则以饭粒、菜屑等为食 。对人无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