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讲堂:孩子语言发展的6大误区,一定要避开!

语言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 , 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 。   
对婴幼儿来说 , 语言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有助于开发婴幼儿的智力 , 帮助婴幼儿感知事物、适应环境 , 同时也是婴幼儿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家庭和社会开始关注儿童语言发展 , 以及它对儿童教育、就业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深远影响 。   
但仍然有很多旧的、没有科学依据的观念和说法在影响着家长们 , 给他们带来很多误区和困扰 。   
天使讲堂:孩子语言发展的6大误区,一定要避开!  
文章图片  
下面就来说说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些错误观点 。   
01、贵人语迟  
研究表明 , 语言能力落后的3岁儿童 , 大部分三年级时阅读水平也相对落后 , 将来的学业成就、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能力都表现得较为不足 。   
“贵人语迟”并不是普遍规律 , 而是特例 。   
科研结果表明 , 被诊断为单纯的语言发育迟缓的幼儿 , 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成人后能和普通人一样生活 。   
如果发现孩子语言发育落后于同龄人 , 应及时就医 。   
02、说话不清就去剪舌系带  
舌系带过短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4%~5% 。   
新生儿舌系带过短可能是暂时的 , 在儿童舌的发育中 , 舌系带逐渐向舌根部退缩 , 舌尖逐渐远离舌系带 , 舌系带过短的现象一般在4~5岁时自然消失 。   
少部分儿童在4~5岁时舌系带依然过短 , 但研究表明舌系带过短与他们的语音发展无关 。   
如果舌系带过短的同时伴有其他口腔异常或口部运动问题 , 或舌系带短得极其严重 , 则可能导致发音不清 , 但也是极少数儿童 。   
除非存在明显的母乳吮吸困难 , 否则婴儿期不建议进行舌系带过短的手术治疗 。   
天使讲堂:孩子语言发展的6大误区,一定要避开!  
文章图片  
03、不说话就做口肌训练  
一个学龄前儿童出现和讲话有关的问题 , 比如开口迟、讲话少、讲话有困难、讲话讲不清楚等 , 父母第一时间会想到这些都是与嘴巴相关的问题 。   
其实在孩子开口讲话之前 , 他们需要掌握很多语前技能 , 包括语前沟通、认知玩耍的能力 , 是孩子将来开口讲话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   
又如象征性游戏等认知玩耍技能 , 都与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 。 儿童语言发展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先听后说” 。   
儿童要在沟通和玩耍中不断地获得语言的输入 , 先发展语言的理解 , 然后才会用语言表达 , 从而“开口讲话” 。   
04、吃药能让孩子开口说话  
目前 , 没有药物被FDA批准为儿童语言障碍用药 。   
国际上认可的有科学依据的语言障碍治疗方法是:经过专业认证的言语语言治疗师根据全面语言评估结果给儿童提供专业的家长培训和康复治疗 。   
语言是在互动交流中发展的 , 家长与孩子交流最多 , 是孩子语言康复中的最关键人物 。   
曾经就看到过有家长购买了相关药品(保健品) , 吃了对孩子可能没什么坏处 , 但钱确确实实浪费了 。 希望大家去正规医院就诊 。   
天使讲堂:孩子语言发展的6大误区,一定要避开!  
文章图片  
05、看电视能帮助孩子语言发展  
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在和爸爸妈妈及周围人的社交中发生的 。   
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幼儿通过和成人互动玩耍的方式来学习语言是有效的 。   
当婴幼儿学习一个新词汇时 , 需要各种感觉器官的介入 。 比如学习“香蕉” , 除了视觉和听觉 , 还会涉及到触觉(摸香蕉) , 味觉(香蕉是甜的)等 , 爸爸妈妈还会根据孩子的手势表情等作出不同的回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