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盖|“不爬就走”与“先爬再走”的孩子,有何不同?三点差距逃不开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爬行可谓是宝宝大动作发育的一个必经阶段。
然而,并不是所有宝宝都能学会爬行的,有的家长可能发现了,自家宝宝还不会爬呢,就直接开始走路了。
甚至见到这种情况,家长们还觉得很骄傲,认为这说明孩子智商高,长大后肯定非池中之物,大有出息。
那么,这种观念是否正确呢?孩子不会爬就会走,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信号?
豆豆从小由奶奶照顾,父母在外打工,到了八九个月还不会爬。
豆豆妈听说,让奶奶平时注意多教宝宝爬爬。可豆豆奶奶认为没必要那么麻烦,等他大点儿自然就会了,当时豆豆爸学爬的时间也偏晚。
豆豆妈拗不过,也就随她去了,结果豆豆10个多月居然就会站起来直接走路了。
文章插图
豆豆奶奶高兴坏了,觉得孙子智商高,比普通孩子聪明,逢人就显摆。
后来豆豆被父母接去城里上幼儿园,入学时有个为期三天的军训,可他总是同手同脚,动作不协调,挺让教官操心。
后来豆豆奶奶才了解到,原来协调性不好与小时候没爬就直接走有很大关系,爬够了的孩子运动能力会好很多。
文章插图
1)身体协调能力差距大
别看爬行只是个简简单单的动作,但宝宝要学会,需要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起配合。所以说,宝宝爬行时实际上也在同步锻炼胸腹部、背部和腿部肌肉。
也就是说,不会爬就直接走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和其他孩子没什么区别,但身体就不如他们那样强壮了,协调能力也不那么好。
2)大脑发育程度差距大
宝宝爬行时,大脑和小脑也会得到相应的刺激和锻炼,因为他们的全身都在接触地面,这样的触觉感官对成长很重要。
如果缺乏这一环节,大脑和小脑的锻炼,机会就要减少一些。
文章插图
3)感官能力差距大
爬行时宝宝大脑中掌管前庭系统的部位得到锻炼,因此爬够了的宝宝平衡感更加优秀,不容易晕车,也不容易恐高。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注意力比不爬就直接会走的宝宝更容易集中。
当然,家长也无需太担忧,即使宝宝在这方面失调,后天恰当的培养也是可以帮忙纠正的。
但最关键的是,到了宝宝该爬行的月龄或出现爬行欲望时,家长要给他们创造合适的环境,让他能勇敢探索。千万不要阻拦或剥夺孩子的爬行机会,否则以上三点差距是逃不开的。
文章插图
1)创造适合的爬行地面
首要的要求就是不能太粗糙,否则会磨伤宝宝的手掌和腿部皮肤。但也不能太光滑,否则宝宝容易滑倒受伤,也没什么感官体验。
建议大家购买专门的爬行垫进行辅助,必须有一定厚度,但要避免那种很多小花纹的款型,否则宝宝很容易将其抠出来,放到嘴里吃。
文章插图
2)消除不安全因素
宝宝爬行时最好让他们远离桌椅家具,那些比较尖锐的边边角角以及物品,要用棉布或防撞条包上,以免孩子受伤。
此外,家里的插座最好也都遮盖起来,此时的孩子好奇心极强,又进入手部发育的敏感期,很容易伸手触碰或抠,万一触电后果将非常严重,加个防护盖或使用安全插座比较有保障。
- 阳康|阳康后还要继续戴口罩吗 阳康后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吗
- 脆弱人群|四类脆弱人群感染新冠就诊建议 脆弱人群医院就诊怎么防护
- 康复者|康复者返岗全天候防护指南 阳康后还要打疫苗吗
- 发烧捂被子里出汗这种治疗方式科不科学 发烧要不要盖被子捂着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跑步膝盖酸疼 跑步膝盖疼的恢复方法
- 第四个脚趾盖边上有一块发黑不随脚趾甲往外长怎么回事 脚趾坏死变黑长出新肉
- 现膝盖皮肤颜色都是深棕色 半月板撕裂三度必须手术吗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