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哄孩子讲究方法 这些话就不要再对孩子说了( 二 )

  
不行!不能!不可以!  
“爸爸,我能把这个小狗带回家养?”——“不行,小狗又脏细菌又多!”孩子听后,再也不喜欢小狗了。  
孩子拿着刚买的画笔把墙当画板,“勾勒”出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妈妈见状赶忙大声呵斥:“好好的墙被涂成什么样子啦?”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主动拿笔画过画。  
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对任何感兴趣的事物开启探索模式。每当宝宝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总给在宝宝不停的念否定咒语,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能碰。家长都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可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限制,才让宝宝失去了更多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太乖的孩子,在未来生活中总缺少挑战和担当责任的勇气。孩子听话懂事是好事,但养出一个只听话且没有主见的孩子,其实也是教育的一种失败。  
乖,不用你帮忙  
吃完饭,孩子想帮你收拾碗筷,你赶忙跑过去说:“别动,还是妈妈来吧,不然又摔碎了!”  
看你在大扫除,宝宝也拿起扫帚帮忙扫地,你忙抢过来说:“乖,不用你帮忙,一边玩去吧!”  
其实家长在拒绝宝宝帮忙的时候,往往是对宝宝能力的不信任。这不但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不利于培养自理能力,容易让他们养成依赖的习惯。当宝宝愿意主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多支持鼓励。即使宝宝这一次没有做好,甚至会做的乱七八糟,家长也不要因噎废食。委婉的指出不足之后,交代方法和技巧。鼓励宝宝下一次做的更好!  
表演之后才有奖励  
亲朋聚会时,孩子永远是目光的焦点。这种场合,家长也希望孩子能把才艺班学的本领,给大家展示一番。于是常诱导说:“如果给大家表扬唱歌/跳舞,妈妈就奖励冰激凌吃。”  
让孩子展示才艺原本是一件好事,可以锻炼宝宝的胆量和信心。但如果用物质诱惑来强迫宝宝做不愿意的事情,这样只会让孩子没有原则的屈服,未免有点“以大欺小”的感觉。如果别人想看宝宝表演,家长应该征询宝宝的意见,若宝宝愿意表演,家长可以给予口头鼓励,如果宝宝不愿意也无需强迫。  
哄孩子很困难,既要奏效又不能起反作用。  
【 家长|哄孩子讲究方法 这些话就不要再对孩子说了】有些话对宝宝是非观和行为习惯不利,就算教育效果立竿见影也千万不能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