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孩子被同伴嘲笑心难受 孩子的自尊心爸妈了解多少

【六一儿童网导读】孩子上小学后,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你批评孩子,他可能根本不当回事,但是要被同学说了两句,会比被你批评难过100倍。  
心理学家|孩子被同伴嘲笑心难受 孩子的自尊心爸妈了解多少  
文章插图  
  
  
小学生(6—12岁)自尊心特点  
(一)什么是自尊心  
什么是自尊心,自尊心是指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信、自爱、自重、自尊,并希望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心强的孩子有较高的抱负,自信心强,做事态度积极,更容易取得好成绩。相反,自尊心差的孩子常对自己持有怀疑态度,做事较为消极,在各种活动重的表现也会较差。  
(二)儿童自尊心的心理构成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认为,儿童自尊心是由四个维度组成的,如下图所示:  
心理学家|孩子被同伴嘲笑心难受 孩子的自尊心爸妈了解多少  
文章插图  
  
1.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好,孩子学习成绩好,感觉自己很聪明。  
2.社会能力,主要是指社交,在学校能与同学相处得很愉快,在同学中是个意见领袖等。  
【 心理学家|孩子被同伴嘲笑心难受 孩子的自尊心爸妈了解多少】3.体育能力,主要是指擅长体育,参加过相关的体育活动,取得过好的成绩。  
4.一般自我价值:主要是指确信自己是个好人,很满意当下的生活。  
(三)儿童自尊心的特点  
哈特通过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尊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虽然小学生已经能够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出评价,但还不够准确,而且这种评价往往来源于自己的感知,如果被别人喜欢、被别人认可,他就会自我感觉良好,有较强的自尊心。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的分数比上一次多了15分,如果他得不到父母、老师、同学的肯定,对提高他的自尊心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因为他自己往往无法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分数,认识不到自己的进步,他需要通过直观地感觉,比如被父母表扬了,这样的方式来感知。  
二是因孩子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不同,因此他的自尊心往往取决于自我表现的情境。  
比如,一个孩子擅长长跑,那么,他在体育课上的感觉就会非常好,自尊心就会很强。但是他不擅长数学,在数学课上就会很受伤,自尊心大受打击。  
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自我认知还是自尊心的强弱,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对他行为的看法和态度。另外,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6—12岁的孩子常常通过同伴来衡量自己,来确定自己的形象和能力。  
了解了小学生自尊心心理构成和特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被同伴嘲笑两句,远比被父母打骂要伤心得多,因为同伴的评价远比父母的评价分量要重得多。  
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自尊心  
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自尊心,一方面需要家长的正向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就感,两者缺一不可。  
(一)多给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  
我们先来讲一个心理学概念——镜像自我,这事由被誉为“法国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大师拉康·雅克提出的。他认为我们常常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  
比如,今天你穿了一件新衣服去上班,你可能不太确定这件衣服是否适合你,你穿上去是否足够靓丽,但当你听到同事、朋友的夸奖后,你确定这件衣服真的适合你。也就是说,他人犹如我们的一面镜子,当然,这面镜子不仅能照出我们的服饰、容貌,还能反应出他对我们的态度,这对我们的认知与自尊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之前,我们已经讲过小学生的自我认知是不够准确的,对自己的评价也不是十分客观和稳定,所以,他们需要从旁人那里得到佐证。如果父母经常给与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对孩子提升自尊心就会大有帮助,相反,如果我们经常打击孩子,吹毛求疵,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却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孩子就会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很糟糕,从而使他的自尊心大受打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