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虹|会“偷懒”的妈妈,孩子才更优秀( 二 )

  
当天放学回来后,蓓蓓一改往日磨磨蹭蹭的习惯,第一时间就拿出书本和文具,开始伏案疾书,居然在2个半小时内就完成了作业。  
很多时候,管得太多会导致事与愿违,比如早起、写作业都是一样的道理,孩子会因为父母不停催促而产生“逆反”心理,故意和你对着干;  
长此以往,也让孩子形成依赖,使孩子认为,不管我睡懒觉、花多少时间,父母总会催促我起床、完成作业。  
显而易见,这两种可能性都不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想要的结果。要想孩子更加自律,父母就要管好自己,适当“偷懒”,不要催促,不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他身上。  
偷懒的目的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让父母能够下定决心,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真正付一次责任,让孩子承担因为不自律的坏习惯而导致的后果。  
这样做,一是为了让孩子承担不自律的后果,二则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内部驱动,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  
  
王彩虹|会“偷懒”的妈妈,孩子才更优秀  
文章插图  
03  
妈妈偷懒,孩子更有主见  
现在的孩子,在妈妈的庇护下变得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主意,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成人世界时,往往显得束手无措,一遇到挫折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事事依赖他人、遇事毫无主见的孩子,该怎么在这个社会立足?所以,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学会拿主意。  
豆豆才9岁,就可以看出是一个遇事极有主见的人,每次我带3岁的儿子去小区溜娃,我发现他很快就能成为一群孩子的中心人物,我儿子也喜欢去凑热闹。  
和豆豆妈渐渐熟悉之后才了解,以前的豆豆什么都不用管,连玩什么玩具都要妈妈来帮他决定。是上了小学之后,妈妈告诉他:“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什么事自己拿主意就好。”  
比如吃饭、玩游戏、写作业,都让豆豆自己做主,如果需要帮助,豆豆妈妈才会协助;同时,如果豆豆对什么不满意,妈妈会鼓励他及时说出来。  
“妈妈,我不想吃芒果”、“我肚子饱了,吃不下了”、“我想先玩一下再写作业”,等等。妈妈给豆豆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当然,如果豆豆有说得、做得不对的时候,妈妈也会耐心温柔地指出来,告诉他怎样才是正确的。  
刚开始这样实行的时候,豆豆爸爸还对此表示怀疑,说豆豆妈妈就是看孩子上小学了开始偷懒,这样教孩子可能会让豆豆变得更加任性,不服管教。  
但事实胜于雄辩,看到孩子的改变,豆豆越来越有主见也不盲从,还成了班级的班长,爸爸也改变了偏见和看法,和妈妈一起在“偷懒”管教的路上携手共进。  
王彩虹老师在《好妈妈不打不骂养育孩子》书中指出:“从4岁开始,孩子就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他会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大,不再需要别人告诉他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他想自己做主,掌握一切事情。”  
所以,妈妈在任何时候,都要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想法、意愿和自主思考的机会,可以用启发式的疑问句代替命令,教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就算错了也不要紧,因为孩子从自己的失败、挫折、错误中学到的东西要远比妈妈事事给她指导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结语  
每代人都要经历风起云涌、世事变幻的沧桑,每个孩子也都要拥抱属于自己的风风雨雨。孩子的喜怒哀乐,妈妈都无法阻挡,也无法替其承担。  
凡事大包大揽、过度保护,只会带来孩子的无能。松开双手,收起羽翼,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与困苦,才能让他成长起来。  
【 王彩虹|会“偷懒”的妈妈,孩子才更优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