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父母该如何走进内向孩子的世界( 四 )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如果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经常一个人玩,可以鼓励老师找别的孩子来和他一起玩。  
如果老师反映,当别的孩子拿了他的玩具或者打翻了他的积木,他也什么都不说时,父母可以把类似的场景在家里用过家家的方式模拟练习一下。  
可以把孩子在家的需求、表现告诉老师,让老师知道孩子并非不热爱学习,只是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  
比如,你可以给老师举例,讲一讲你和孩子曾就某一个课题、话题进行的热烈讨论,让老师燃起对孩子负责的动力。  
多向老师询问,要使课堂教学对内向孩子更有成效,自己在家里应该如何配合。  
3、用内向孩子擅长的记忆方式学习  
内向孩子采取的记忆方式是长期联想性记忆。把所学的新知识与个人记忆联系起来,把视觉记忆系统与听觉记忆系统联系起来会让他们记得更牢靠。  
内向孩子如何应对社交生活  
1、将未来日程安排提前告知孩子  
内向孩子所使用的脑神经回路会预先计划一系列的行动,然后在未来的假想情境中评估行动的结果。  
所以,内向孩子的父母需要经常性地提前1-2天告诉孩子接下来的日程安排,特别是一些变化。  
比如在日历上提前标注出朋友或者亲人来访的日期,和孩子列一张购物清单或者事务清单,一起参与到迎接他们的准备工作中。  
可以通过画画、玩假扮游戏,帮孩子提前预演客人来了之后,他们一起玩耍的场景。  
有时候,在过于繁杂的社交场合,内向孩子会因为耗费太多的内力,而精力下降或者耗竭。这个时刻,也是他们特别容易突然发脾气的时刻。  
可以和孩子设定一个暗号,比如打手势,当他们需要休息一会的时候,他们可以做出相应的手势,避免突然陷入情绪旋涡。  
2、在孩子们的聚会上,做“孩子王”打破内向孩子的最初沉默期  
内向孩子在和小伙伴聚会时,通常开始都不会主动参与,而选择默默在旁边观察。  
这时候,内向孩子的父母可以充当“孩子王”,准备一些能吸引孩子们来互动的小游戏,在短时间内,将在场的孩子吸引过来一起参与。  
看到自己的父母充当组织者,内向孩子也会放心来参与其中。这样,有利于缩短内向孩子的“沉默期”,帮助他们融入小伙伴们的队伍中。  
3、每一次社交活动后都与孩子复盘,做事后分析  
对于内向孩子而言,与事前计划相比,事后分析的意义也同样重大。  
内向孩子的反馈系统与内心判断的结合,会产生强大的“后坐力”。通常,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受挫时,会习惯性的从自己身上找理由,做过多的自我批评,这样会妨碍他们从社交活动中获得乐趣。尤其内向孩子在感到恐惧和紧张的环境中,更倾向于关注负面的信息。  
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首先关注内向孩子的情绪。待他们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帮助他们重新分析之前的场景,让他们对刚才接收到的信息产生正确的反馈。  
4、在内向孩子面前,表现对他人的兴趣,可以帮助孩子强化社交能力。  
友善地对待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陌生人。努力记住孩子的同学、小伙伴们的名字,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关于小伙伴的事情,和孩子说说你对他的朋友的印象,也让他们说说自己对朋友的看法。  
比如:“我发现你和小贝都很喜欢一起玩过家家游戏,而且她很擅长扮演妈妈”;“那天,你和小航聊宇宙飞船聊得很投机,你说的话他基本上都记住了,你注意到了没?”  
这样的谈话能帮助孩子了解他的朋友,而且能为他们将来找到更好的朋友打下基础。  
5、帮助内向孩子学会解决社交冲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