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部: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文章图片
日前 , 教育部对“关于顺应学龄前儿童自然天性进行引导培育 , 禁止计划性、机械化辅导教育的建议”答复中指出 , 3-6岁是儿童认知、语言、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 , 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 实施科学的保育与教育 , 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
【教育部|教育部: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教育部高度重视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 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 提出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 保教并重 , 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成长 , 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
下一步 , 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相关单位 , 推动幼儿园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和《指南》 , 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一是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 。
将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 以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引领 , 通过组织开展培训和实地教研指导等多种方式 , 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和行为 , 提高教师保教实践能力 。 研究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 , 以科学的评估指标为指导 , 引导幼儿园教师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 创设丰富的环境 , 支持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主动探究和发展 。
二是部署实施幼小衔接试点工作 。
指导各地以县(区)为单位遴选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和试点园(校) , 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 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 大班下学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 。 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 , 树立主动衔接意识 , 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 , 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课程 , 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 。
三是继续加强社会宣传和引导 。
利用各级广播电视媒体 广泛传播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 , 以多种方式宣传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自然成长规律的重要性 , 引导全社会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 推动科学保教 , 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
据介绍 , 此前 , 教育部先后两次印发通知 , 部署各地开展“小学化”治理 , 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教授拼音汉字等小学课程内容、以机械背诵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小学非零起点教学以及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 各地积极推动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同步整治 , 有效扭转“小学化”倾向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