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期|抓住孩子语言发展的3个关键期,孩子说话能力高出他人一大截( 二 )

  
也有的孩子话多,有父母又觉得他太聒噪。  
但其实,一个不停要讲话的小孩,需要的并非父母的高明应答,需要的只是父母的在场,父母所给以的回响。  
这会让孩子确认,自己是被看见、被听见、被爱着的。  
所以,仅仅是注视孩子,给以表情和肢体动作上的简单回应,都会给孩子带去莫大的鼓舞。  
第三,不仅对孩子说话,还要教孩子表达  
严格说,说话并不是一种能力。语言表达才是。关注孩子说话的父母,说到底关注的也是孩子的表达能力。  
平日里我们说,“把饭吃了”“把水喝了”“要听话”“快去写作业”等等,这些话不算表达。真正的语言表达,是描述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经历到了什么。  
这样的语言才能够真正抵达我们的内心,实现两个人真正的链接与交流。  
这样的语言,也才能帮助我们去梳理内在的那个“我”,帮助我们把那些弥散的、未知的情绪情感想法观念等等,一一打捞并命名。  
在这样的表达中,孩子们学会了组织思维,尝试去解决内在冲突,或者外部问题。  
孩子们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借由语言这个东西,逐渐搭建起一个符号化的世界,并最终建构起一个清晰且强有力的自我。  
从这个角度说,送孩子学再多顺口溜、背诵再多段子也没用,如果你的小孩从未真正抵达语言的深处。不懂得恰当表达自己的人,无法真正与他人建立链接,并引发他人共鸣。  
从这个角度说,父母从小多给以孩子共情,帮助孩子学会厘清情绪,并自由表达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最后是几个小提示:  
1、听故事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最好由妈妈讲读故事给孩子听。因为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学习效果的最佳保证。  
2、少看电视,被动做在电视前不利于孩子语言发展。  
3、多跟孩子说话。有研究显示,随着与儿童交谈的次数(用交谈指数表示)的增加,儿童的智商也在增高。  
4、创建一个孩子敢表达、能表达、会表达的民主式家庭氛围。  
童谣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童谣的文字和语言都比较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让幼儿们记住和背诵,在背诵童谣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